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導
教育部日前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當然,僅在《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
但是,當我上高中時,我們班同學為了方便聯(lián)系聯(lián)系,我做了兩件事。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是借用老師辦公室的電話,讓我與幾位同學過去上課,每個學生都有手機,一旦你利用不巧,我就將這個舊手機借給你用。
二是手機開通上課,遇到有陌生人私聊,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幫助同學更好地理解與使用手機,我的班主任就會及時聯(lián)系我,到辦公室給我回復說明情況。
三是手機使用規(guī)定,老師們沒有權利要求家長查看手機,我也沒有手機,但是同學之間也會相互借給我使用,我們都有手機。
四是在老師們?yōu)榱吮WC相互理解與使用手機情況做出的承諾之后,我按照規(guī)定,與家長約定的手機使用情況自行修改,但有的家長卻因為忙,無法將手機上交,從而影響到了老師的工作。
五是手機使用的明細,每天使用手機5分鐘,對于不同的時間,采取的措施是不同的。
每次玩手機時,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且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
六是家長會的時間,可與老師共用一個電話手表,讓老師多和家長溝通。
八是減少不必要的使用手機的時間,現(xiàn)在家長會使用一個或者兩個手機來操作。
九是通過家長的手機訪問或者微信,進行溝通。
十是在有手機的地方使用,在有學生的地方使用。
學生使用手機的好處和和壞處都是一樣的,主要是可以避免因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而導致的一些問題,比如,學生對手機造成的危害很大,比如,近視眼、散光、脊椎等,還有可能導致智力下降。
如何預防手機沉迷?
1、規(guī)定手機使用時間。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手機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全禁止可能會引發(fā)親子沖突,所以制定約定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們參與到使用手機的過程中,讓學生們意識到手機使用時間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遵守。
2、轉移興趣愛好。
學生使用手機主要是以娛樂為主,手機的各種功能在學生群體中很受歡迎,比如游戲、短視頻等,這些都能有效的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減少對手機的依賴,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3、家長要做好引導。
要學會因勢利導,正確引導,和學生做好溝通,疏導。當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時,宜疏不宜堵,家長要對學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陪伴,讓學生在枯燥的生活中慢慢忘記手機的魔力。
4、教育學生,選擇正確的方法。
若是因為手機而耽誤了學生的學習,學生也要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可以向班主任申請休假或者到校外多方位報備。這樣學生就會知道怎樣才能避開難關,進而增強自信心,逐步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學生有了正確的引導,在手機對于學生的學習影響力方面也就會得到很大的發(fā)揮。只要做到正確的引導,學生自然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