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孩子不聽話怎么回事?
一年級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突然問我:媽媽,今天有沒有想和我玩?我趕緊說:哦,沒想。
這個孩子怎么回事?原來是國慶節放假,疫情過后,要開學了,孩子和同學們都在家,在家上網課,而且還是新的環境,奶奶認為孩子自控能力差,其實不是不想和家長交流,還是在家長面前不愿意說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一直對孩子說,“你今天這個事,是老師有話說,家長沒話講的時候,孩子自己體會的。”
但是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不僅沒開口,而且聽的時候,孩子在心不在焉的聽著,我當時也沒發現。
過了幾天,我去找老師了解情況,我知道,孩子上課老是走神,而且老師把他的座位調到了前面,所以孩子就不聽老師的課了。
這個時候,孩子并沒有說什么,我的班主任老師跟我說,他有時會在課堂上,在學生旁邊講話。我也就沒有去管了。
結果,星期一的時候,我去了解情況,發現孩子去了一所普通中學,在那里就開始混日子了,成績每況周末,我跟孩子說:
“兒子,你不愿意去學校,就待在家里,媽媽很擔心你的未來。但是媽媽也希望你能夠在學校認真學習,因為學校里有老師管你,還有同學的關心和幫助,如果你能夠安心在家,我們會加強對你的教育。”
聽到這里,我知道孩子此時此刻的心情已經得到了宣泄,并不是他不想去學校,他只是想要去學校而已。
其次,在陪讀之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能再過多地給他們灌輸一些大道理。
之前有一位媽媽就曾跟我哭訴苦:
孩子上初中,隨著學習壓力增大,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學習非常努力,每天晚上盯著孩子學習到深夜,孩子疲憊不堪,成績不但沒有提升,反而有些下降,現在孩子的心情很沮喪,不想學習,總是想著玩。
她對我說:“孩子的成績已經下降,班里的同學都有排名,而自己的孩子連在全年級的排名都很靠后,我感到非常的失望。”
所以,我們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就是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努力,變得更加優秀,但是這樣的目標往往并不適合孩子,孩子如果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心中的失落感就會越來越強烈,他也會反抗,就變成了我們常說的“叛逆”,因為你讓他的能量在下降,他也會對抗。
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支持,哪怕他現在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但是孩子也會拼盡全力去超過父母。
5. 對孩子多些寬容
父母要有寬容的心,寬容的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去苛求孩子。
很多父母過度的苛求孩子,不僅會讓孩子心理壓力越來越大,讓他的內心產生一定的積壓,甚至還會因為太緊張而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所以,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多些寬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苛責。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是需要寬容的,但這是不可避免的,而不是要用權威與高壓政策,這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睿智的父母應該懂得與孩子交朋友,平等相待,在孩子的青春期,把他們當作成年人一樣尊重,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支持,避免“喋喋不休”的說教,這樣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學會尊重。
第六,避免與青春期的孩子較勁。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獨立的空間,家長卻把他們當作小時候的“小孩子”,這種“對著干”的方式是不恰當的,青春期的孩子,要實現自我獨立,要實現自我同一性,就要擁有獨立的人格,要在心理上與父母分離,要有自己的主見,要實現自我獨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卻并不愿意與父母有代溝,對父母所說的話,父母的批評沒有反應,親子關系的疏遠,親子關系的緊張,孩子壓力的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不理解,甚至不愿與父母溝通交流,親子關系漸漸疏遠,這時就有可能發展到孩子的嚴重叛逆,或出現極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