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讓孩子不聽話打臉,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家寶寶以前特別聽話,對任何的事情都是充滿熱情的,
今天,孩子犯了一個很大的錯,有了一個特別大的問題,一直跟孩子強調“要聽話”。
孩子很聰明,就是聽不進去,又說不清楚爸爸媽媽媽是怎么講道理的。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想辦法,找些事情或者換個說法來轉移注意力,
比如有一次,孩子因為想要買玩具,不買,跟孩子商量了很久之后,還是買了。
三、如何與孩子溝通
1、用描述代替說教
在這個階段,孩子有很多和父母溝通的問題,比如:“我的生命發生了什么?”“我會不會笑?”“我會不會難過?”“我會不會煩死?”諸如此類的問題。
但如果你帶著強烈的語言去和孩子溝通的話,通常孩子會更愿意去接受。
因為,父母可以用描述性語言詢問孩子的感受,用“你看起來/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你感到有點累,需要媽媽的幫助嗎?”“你現在是不是有點累?”這種詢問的方式,孩子不僅會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還會有進一步的了解,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時,父母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你確實是感覺累了,可能有點難過。媽媽以前也有這樣的感受,是嗎?”當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時,他的情緒會得到安撫。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理解他,就會更愿意和父母進行良好溝通,建立溝通的渠道。
3. “但是………………”,“你可以怎么辦?”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不要馬上給他“貼標簽”。“你怎么又把玩具弄壞了?”“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丟了?”“你是個粗心的孩子”等諸如此類的話語,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即將失控,更加緊張。
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告訴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想想是不是有點傷心難過,媽媽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你愿意過來抱抱媽媽嗎?”當孩子能夠接受被理解時,他的情緒才會慢慢平復下來。如果孩子還沒辦法去接受“處罰”,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當時的心情,因為媽媽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歷,對孩子說:“你其實很想自己收拾玩具,但是各種各樣的理由讓媽媽生氣,這樣好像不太可能以后你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因為你已經開始知道怎樣去做了,如果這樣的話,我們下次可以更好一些,這樣就不會像以前一樣,你是可以收玩具的。”這樣的說法,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夠理解,當孩子知道自己有哪些行為是錯誤的時候,孩子就會減少犯錯的次數。
7、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
孩子的無理取鬧是最讓家長頭疼的時候,孩子總是會表現得非常的任性,只要父母不滿足他的要求,就會發脾氣,這是一種典型的無理取鬧。孩子任性的時候會大喊大叫,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可能就會采取吼叫的方式解決問題,所以說父母應該怎么辦呢?
答案是要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念,比如說,我們在面對孩子任性的時候,要學會與孩子理性的溝通,讓孩子學會承擔任性,敢于說不,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