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暴躁 焦慮怎么辦?
您身邊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有類似的困擾嗎?面對孩子的暴躁情緒,咱們怎么辦?
答:家長們不妨試一下“三步走”,也許你會收獲一個相對平和的孩子。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01
接納孩子情緒
當我們看到孩子在情緒當中的時候,先不要著急評判,我們可以跟孩子談談內心的感受。
問問孩子:“你是不是擔心作業沒有做完被老師批評,所以很生氣?”
或者問孩子:“你是不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寫完覺得很不開心?”
這樣一來,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看見了,他的負面情緒被“看見”了,他的訴求也就慢慢被“解”了,他就不會繼續發脾氣了。
02
允許孩子發脾氣
面對孩子發脾氣,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是孩子不聽話、不懂事的表現,其實這是孩子自我意識敏感期來臨的表現。
孩子是怎么了解這個世界的?
他到底在想什么?
他在發脾氣的時候,到底想要什么?
我們能給他什么?
他需要什么?
你能聽他說什么?
怎么說他才會聽?
4
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他在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我們說,孩子在發脾氣,其實是他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他們想要的。
孩子不聽話,在情緒上是因為什么呢?
孩子不聽話,并不是在對抗父母,他不想跟你對抗,而是,他在用一種對抗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就出現了叛逆的行為,這是為什么呢?
就是因為我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把孩子當做了我們的附屬品,甚至是附屬品,但是孩子仍然會按照他生長發育的規律去尋找自己的歸屬感。
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就意味著我們自己的人格獨立于孩子之外。
為人父母,要學會示弱,學會傾聽,學會閉嘴,學會聽孩子的心聲,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是孩子最親密的人,應該有一顆柔軟的心,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看待問題,學會理解孩子,孩子的內心,相信父母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