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歲多只黏奶奶讓我很焦慮。大便拉、大便粗便、精細抱,動作慢,大小便褲上不方便擦,坐著尿不舒服,早上叫我起床要走便,半夜還要看著我睡,喂、喂,不睡也要我睡,經常尿床,說這是她的苦惱。
終于有一天,寶寶哭著對我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了。”我聽了孩子的話,心如刀割,因為孩子不肯上幼兒園,真是丟了工作,丟了生命。這是大寶第一次對我說: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
我陪孩子上幼兒園,真的很不容易。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從孩子上幼兒園那天起,我就開始每天陪著她睡覺。睡不好的時候,我就對她說:你睡好了,你才能更好的長大,不要讓媽媽心疼。
這幾天,真的是心疼孩子,怕他哭累著,一哭一哭就忘了。
一哭,孩子就會開心,心也會舒坦。
但是,孩子也不想讓媽媽難過。
他不想讓媽媽難過。
孩子小時候,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很忙。很少能陪在他身邊。
這種情況下,孩子會很粘著爸爸,會很調皮地搶奪爸爸。
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一定要留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不哭不鬧不吵架,然后讓孩子自己去處理這個問題。
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已經有了對世界的認知,他已經開始和媽媽分離,而且很敏感,媽媽再不能進行語言交流,他就會哭。
所以,想讓孩子學會獨自處理自己的情緒,讓他慢慢適應環境,就要從生活中去慢慢訓練。
這個過程當中,爸爸媽媽要多陪孩子,并且告訴他,爸爸媽媽還一直在。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在第一時間就給他溫暖,同時告訴孩子遇到困難,爸爸媽媽會一直在,會一直在他身邊支持他。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小時候,因為我媽媽是急性子,根本不給我講故事,我當時特別的不開心,心里特別的不舒服,但是她給我講故事時,我也會很安靜,就像小時候一樣。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爸爸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特別特別的傷心,都說他是最好的孩子。
3、提前制定規則,不溺愛孩子
我家大寶非常有禮貌,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幫我做家務。
爸爸媽媽在生寶寶的時候都特別寵,在這個過程當中都沒有什么風險,他從來不會到處跑,爸爸媽媽每天都會給他準備好衣服,等他慢慢長大了,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
他爸爸媽媽都是有計劃的,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特別喜歡把很多玩具,布娃娃的一份,所有的都準備好,然后還有一兩個布娃娃,讓他自己去玩。
但是很多的玩具也都是大寶寶所喜歡的,他想要一個人玩的時候就會跟媽媽商量,而媽媽只給他買一個。
孩子覺得媽媽是愛他的,這個世界上沒有她不行的,所以這個時候他對這個世界是有一種向往的,但是他又很擔心玩具被別人搶走了,媽媽會生氣。
于是他想盡各種辦法來討好媽媽,比如說這個布娃娃今天缺了一塊錢,但是媽媽沒給他買,他就會哭,所以這個時候他就是想要媽媽的東西。
如果你總是去批評他,批評他,甚至還會動手打他,這就會讓孩子形成一個自我否定的心理,而他就會一直陷入這種自我否定的情緒中。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的去觀察孩子,發現他出現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去糾正他,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慢慢的改正,并且能夠做到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四,父母要學會傾聽。
孩子其實內心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如果能夠真正的傾聽孩子的心聲,那么就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如果孩子是因為這個受到打擊才會產生這種行為,那么父母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