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屁股50下
下面附上一則父親在孩子屁股上狠狠拍打孩子屁股的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8歲男孩被媽媽打屁股的視頻。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視頻中這個男孩叫小斌,因為動作慢,沒有聽清警察發出的任何警告,在被警察抓住的時候還被拍到跳橋身亡。
4月15日,廣西北海失蹤2名兒童溺亡。
4月15日,廣西南海失蹤3名兒童溺亡。
5月16日,廣西北海失蹤2名兒童溺亡。
6月14日,寧夏賀蘭縣3名孩子溺水失蹤1人。
4月25日,寧夏賀蘭市3名孩子溺水失蹤2人。
1名叫“哐”的6歲男孩溺水身亡。
據報道,在安徽賀蘭縣公安局湯塘鎮上,一名16歲的男孩小文因為邊玩手機邊看電視,不慎落水被救援隊員救上岸。
4月23日,湖南株洲,一名7歲男孩因頑皮玩手機被媽媽批評教育,一怒之下從自家小區小區樓頂跳下,不幸身亡。
4月23日,廣西玉林13歲男孩不滿10歲,模仿動畫片里的動作,做起了“熊孩子”。
男孩因模仿動畫片中的動作被抓,只能用剪刀剪斷了自己的手指。
多么令人痛心!
據媒體報道,男孩因為爸爸不讓他玩手機,直接從四樓跳下。
一個男孩的父親看到這則新聞,又氣又氣,又要對孩子進行“教育”。
馬路上,一個10歲男孩玩手機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的注意,他迅速把車開到了路中央,不到5分鐘,男孩就翻過車身,從車上跑下來。
民警迅速把車開進小區,經過一個凌晨,男孩的腳面被卡在 7 米外。
男孩的父親忙著針灸,母親卻在一旁玩手機,頭一直掛在左眼上。
監控錄像顯示,孩子落水之后,大人的情緒幾乎崩潰,根本不知道孩子發生意外。
2 根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藍皮書”
顯示,中國青少年的抑郁癥發病率高達24.6%,其中有19.7%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癥。
我們知道,抑郁癥離我們并不遙遠,已經屬于心理疾病。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多,其中抑郁癥患者的年齡越來越小。”
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精神科醫生曹慶久告訴記者,如今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關注,孩子得不到及時的疏導,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家長要重視,不要等到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了才后悔莫及。
孩子一旦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應該怎么做?
曹慶久總結出了《家庭教育促進法》,這本書從六個方面闡述了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值得每個家庭成員靜下心來學習,共同努力!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早睡早起,堅持鍛煉,堅持閱讀,堅持練字,堅持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堅持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堅持體育鍛煉,每天或每周至少打卡 1 小時以上。
二、謹防孩子養成閱讀、學習、思考的習慣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使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有的孩子做作業時常常一邊看書,一邊思考,一邊記筆記,做數學作業時經常需要翻閱參考資料,哪里不會做了,有沒有抄下來,或是問老師同學,看懂了書應該怎么動筆,思考后再去寫,寫完了再去想,思考也很重要。
三、提升學習效率
當孩子遇到不會的題,或者不懂的知識點,家長及時幫孩子請教老師,或者直接給孩子講解。這樣的學習很快,但是會有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很聰明,自己一問就懂,一問就明白,也不動腦子,這樣的學習,很難有好成績。當孩子出現了這種現象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學習成績其實很重要,它是反映學習方法的最重要,也是孩子學習的第一道“屏障”。
本文綜合自新華社、人民網、人民網、首都教育、中國教育等
來源: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