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立了規矩不聽話怎么辦?孩子因為在課堂上聽講而“分心”,又在課間玩耍,還在“談情說愛”,還有不自覺的模仿。
很多時候,父母認為孩子們“不該玩手機”,于是,就直接給孩子一個手機,孩子玩到很晚都不睡覺,等到第二天,終于聽見孩子說要拿手機。
“怎么辦,你就不能先放下手機陪陪我?”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提出這個問題時,有些父母就會說:“我就在旁邊看著他們玩,這樣就可以形成我自己的”,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要知道,父母與孩子之間是互相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最重要的老師,如果你真的想對孩子的需求負責任,那么請你先做好以下幾點:
1、別把手機看作獎勵給孩子的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對孩子的陪伴少之又少。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他們往往把手機作為孩子的玩伴,這樣孩子的快樂能在手機中找到,獲得慰藉。
同時也會把手機作為孩子的玩伴,這樣,孩子就會很容易沉迷于手機。
2、要戒掉孩子的手機癮
家長的幫孩子戒掉手機癮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一味地勸說或是干預,可能會讓孩子心情煩躁,甚至是反感。
家長可以循序漸進的幫孩子戒掉手機癮,比如每天抽時間帶孩子出去外面走一走,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世界。
和孩子約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如果孩子想玩手機,家長就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到了,孩子會要求家長立刻放下手機,等待下一次。
3、家長要以身作則
有些家長會給孩子配備手機,因為覺得自己每天都在看手機,孩子總是會想時時刻刻都在看,所以很多家長就會嚴格的控制孩子,手機、平板電腦必須要給孩子買。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一直在孩子面前做一個低頭族,孩子未來也會受到影響。
而家長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們會有樣學樣,慢慢的也會沉迷于手機,到那時候,家長想要管教好孩子,就需要多花時間去了。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如果孩子在家庭當中,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或者是父母總是爭吵,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想要引導孩子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首先要讓自己回到家庭當中,所以作為家長的要先去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開心快樂。
如果這個家庭當中,家長總是喜歡爭吵,那么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在這些方面的情況,當孩子出現手機的時候,家長就要開始遠離,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去手機,對于家長來說,首先要去改變自己,就是要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家長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那么孩子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說要想讓孩子改掉玩手機的壞習慣,那么家長就要和孩子做好約定,只要孩子不沉迷手機,那么家長就要對孩子多陪伴,跟孩子一起去做一些他喜歡做的事情,只要是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那么家長就要給予孩子支持,給孩子一個有意義的生活環境,那么也就會讓孩子遠離手機。
那么面對孩子愛玩手機的情況,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1、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
很多孩子對手機的癮,都是因為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沒有給孩子立下規矩,導致孩子有恃無恐,如果孩子再有同樣的情況發生,那么孩子就更加的難以控制了。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立下規矩,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能玩手機,每次可以玩多長時間。家長可以給孩子規定一些固定的時長,然后家長在這個時間內要嚴格遵守,如果到了時間還在玩手機,那么就會受到懲罰,相應地就會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2、適當的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其實對于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很多時候家長需要做的不是一定要禁止孩子玩手機,而是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把注意力從手機上轉移。比如孩子喜歡畫畫、跳舞、做手工等,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畫畫、做手工,并且可以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漸漸的孩子就會對手機失去興趣。
3、和孩子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很多家長在陪孩子親子閱讀的時候,就把手機當成了哄孩子的神器,以為只要把手機拿走,孩子就會安靜下來。
其實不然,孩子在安靜下來的時候,是因為他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導致孩子經常性的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所以家長應該在平時多抽出時間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閱讀,還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東西,讓孩子明白自己是被尊重的。
在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家長不要玩手機,要多參與進來,讓孩子感受到被重視。
4、多和孩子一起戶外運動
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是因為沒有人陪他玩,他們總是自己一個人玩,所以他們才會去找手機。
如果家長總是把孩子的手機扔給孩子,然后告訴他們長時間玩手機會影響學習,以后長大了眼睛不好找不到好的媳婦。
可是家長總是看不到孩子沉迷于手機的危害,總是強制性的去制止孩子,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非常嚴重,甚至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將來長大了眼睛看不見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