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焦慮不想去上學,睡不著,父母怎么辦?
這段時間,常常聽到的一個聲音,就是孩子們在說,“天要下雨了,我去不了幼兒園了”。
家長說孩子在說,“不想去上學,那就不去吧”。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再追問下去,“別的小朋友在學舞蹈,我也要去學武術”。
那我們的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
請家長思考一下:
您家孩子有什么焦慮、恐懼、比較嗎?
您會對孩子的焦慮有怎么樣的回應?
面對孩子的問題,您又是如何幫助他的?
與孩子的溝通技巧
與孩子的溝通,要做到有效的傾聽,首先要注意傾聽孩子,說出孩子的感受,并詢問孩子發生了什么事,耐心地聽孩子的敘述,要注意傾聽孩子。
即使是在談心的時候,也不能大發雷霆。
父母也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緒,要給孩子一個平等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反思自己的問題,并在反省過程中,逐漸地解決問題。
當然,如果家長自己情緒都沒有處理好,還一個勁地去批評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反思錯誤,但是要注意不要過度地批評,畢竟批評是為了讓他們改正錯誤,而不是為了發泄情緒。
當孩子冷靜下來的時候,他們更愿意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這種方式其實也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接受家長的教育。
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去吼孩子,而是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
三、家長該如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1.尊重孩子
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家長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不要總是去看護孩子,讓孩子也有自己的獨立的思想,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父母應該先學會尊重孩子,這種心理上的尊重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從而變得更加的有自信,更加愿意和父母交流。
2.鼓勵孩子
每一個人都會有缺點,所以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父母,不要總是去批評孩子,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要對孩子進行鼓勵,讓孩子明白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他才會有更好的表現。多鼓勵孩子,讓孩子也能夠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認可,讓孩子也能夠有更好的表現。
3.讓孩子去體驗
很多父母總是會告訴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就是你自己的事情,父母需要插手的,對于孩子的學習也是一樣的,所以學習的好壞要靠自己,如果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斷地批評和指責,那么孩子對于學習的態度也會變得越來越差,因為孩子會覺得學習是父母的事情,父母不關自己的事情,于是孩子也不愿意去學習了。
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要為孩子提供一些比較安靜的環境,有的時候會進行一些活動,也會陪著孩子玩,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他們也不會一直的看著你,這樣的話,孩子的專注力也會更好。
4.要學會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不要吝嗇于夸獎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長處當中成長,家長可以通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來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說:“你的這個計劃很好,你的這個動作做得很棒”等等,而不是說“你這個任務這么快就完成了,你真厲害”等等。
3.要關注孩子的交友情況,有時候,孩子只是需要一個朋友,或者是一個獨立的人,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交友情況,幫孩子一起學習,同時,也要告訴孩子,網絡可以是幫你查閱資料,尋找答案,是一件放松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敢于去做。
在孩子追星之后,不要一味地嚴厲指責孩子,要找時間和孩子探討一下這個偶像的優缺點在哪里,在哪里好看,,在哪里讀的書,這樣他就會對這個偶像產生興趣,他也就愿意跟你交流了。
4.以身作則,父母不要整天捧著手機,要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要多陪伴,孩子大了以后,父母就要減少陪孩子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聊天,做游戲,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孩子愛父母,比愛孩子更渴望得到父母的愛。
這,也是為什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方法,不能只用固定的時間陪伴,把陪伴當做教育,在孩子成長的時候,要經常跟他們聊聊天,說說心里話,這樣才能讓孩子真真切切實實感受到父母的愛,更加培養出來愛學習的好孩子。
結語:
說到底,對于孩子而言,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相結合的,都是為孩子的成長付出了我們的一切,父母要想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要給他們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對他們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成為父母想要的樣子,父母也要讓孩子感受到來自于父母的愛,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