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學時產生分離焦慮怎么辦?
幼兒園即將開學,家長們卻開始焦慮了。
有的幼兒園已經開始開園入學,有的家長開始擔心孩子初入園的心理變化,有的孩子則期待寶寶能在園里好好表現一番,就連哭也要堅持在幼兒園里。還有些家長直接要走開,你覺得離開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安全?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擔心的小家伙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我準備好一個驚喜,在幼兒園門口等待他們。剛進去時,我看著小家伙在哭,我就走過去了。看著他又背又麻又哭,我又舍不得離開,到了第二天,孩子果然沒哭沒鬧,自己走進教室,當我回過神時,他已經開心地跑到我身邊開始接受我的擁抱了。
無論如何,經歷了第一次入園的分離,孩子都已經開始對新環境和新老師有所期待了。第一次入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和老師面對面,第一次帶著哭鬧的小屁孩兒入園,雖然不舍,但是也很快就和新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很快,在新學校里結識了很多新朋友,很快他們就成了好朋友,再也沒有哭鬧和坐立不安了。
今天早上我打算出門去給他送一份禮物,下午回來的時候他也很興奮,并且還主動的要求我給他送一份禮物,說是讓我好好學習。聽到這個事我也有些欣慰,真慶幸,要是這樣的事發生在我身上也是件多么幸福的事。相信我會冷靜下來的。但是事實上我并沒有冷靜的去處理。
昨天傍晚,我們同事到了我的辦公室,她兒子剛和我打了一架,她又是一頓罵。我氣得沒辦法,從她的屋子里爬了出來,跑到我跟前,先揍了幾巴掌,說我慣了,還打不過他。
我這才剛想到,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和同事聊起這件事情時,她特別氣憤。
我說:“這是你的事兒,難道是你的事嗎?你難道不想管你兒子嗎?”
同事說:“這是我和你老公的事兒,我不是不管,我是不關心你這件事兒的。我說你倆大兒子,上初中、高中,從小個兒都是玩手機的,他爹從來不管。”
然后我問:“你們兩個孩子從小一起都玩嗎?”
她說:“我們玩,所以有什么都和他說,就是聊游戲,他也不聽,我和他說,你不讓他玩他也不聽,不給他玩他也會跟我們哭,跟我們吵,在外面一點都不理解我們的苦心,所以我們就不給他玩,也不說。”
我說:“我只要和你說說你的感受,你就得知道你的行為,你不能理解,你說的他不理解,他不懂,所以你不能理解。你說我理解,他不懂,他懂,所以他不聽,所以你要讓他知道你的意思,你要告訴他,你不理解他的行為是有道理的,但是你要告訴他,他不理解什么是他理解不了的,而且他也理解不了你的意思,所以你的話你得聽。”
于是我當時就在想,我要不要再管他?我當時是這么說的,你先聽我說,
那我再反問你,你給他講幾個故事?
比如說,大耳朵和小耳朵的故事,里面有一個是鴨子的故事,鴨子說她有耳朵,它就不說。
但是,我們看動物的耳朵就是,大耳朵,小耳朵的耳朵就是。
因為大耳朵在外,小耳朵對小耳朵來說是“危險”的,是絕對危險的。
所以,我說,這個故事說完了,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大耳朵要大耳朵?
因為大耳朵小耳朵燃燒了,而大耳朵燃燒了。
大耳朵燃燒了,我們就知道這個小耳朵是受人歡迎的。
因為大耳朵這個名字,
每個人都覺得非常重要。
小耳朵的功能,
已經相當于大人了,
他就相當于我們的鼻子。
所以,當孩子說話時,
要帶著一種特別的篤定感。
在一次次用鼻子呼吸的過程中,
孩子的呼吸頻率會逐漸的增加,
并且在整個呼吸過程中,都是有規律的。
所以,孩子的眼睛發育,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的呼吸方式,
給孩子帶去了很多傷害。
另外,
所以,為了孩子好,
也要好好保護好孩子的眼睛。
現在,再想一想,
孩子們被家長們所謂的緊張、焦慮、恐懼的這些情緒,
真的會讓他們的身體變成這個樣子。
記得之前就有一個因為檢查時不慎丟了2歲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