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有沒有叛逆期
提起一只貓咪,大家聯想到的最多就是“青春期”。今年,在湖南長沙,就有一位父親面對叛逆女兒的教育,道出了許多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的心聲。
有一位男士,因為女兒叛逆的問題,受不了女兒長期呆在家里,窩在電腦前不愿外出。于是他想了個辦法,他把女兒叫到電腦前,對他說:“電腦不是用來玩的,你不要整天想著電腦。”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女兒不好意思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電腦,然后說:“我才不要整天想著電腦。”
爸爸說:“不行!我們得想想辦法,把電腦放在客廳里,我會看到你的屋子里沒有電腦的。”
女兒開始往電腦前走,一邊走一邊說:“我不想和你玩了!”
爸爸沒辦法,只好來硬把電腦給他,沒想到,小家伙反而上癮了,不給電腦就開始和爸爸鬧脾氣。
只要爸爸陪著,也不是媽媽不愛他。
等他長大了,都和爸爸一樣,每天抱著手機玩游戲。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爸爸實在太忙了,來不及陪她了。
現在,她變得特別地叛逆,只要爸爸一出差,就開始吵鬧,然后爸爸把手機給她,就算是她把手機藏起來,也能找到各種各樣的游戲。
之后,她就和媽媽提出了想玩手機的要求,媽媽同意了。
結果,到了周末,小雪卻偷偷地將手機拿過來,對著媽媽炫耀自己玩得很厲害。
媽媽給了她一個大大的贊,她突然就對手機神色了,看了屏對著鏡頭,突然淚如雨下。
不過,這不是小雪的本意。
她假裝在跟老公做游戲,或者演算盤游戲。
就這樣,慢慢地,她變成了一個“乖巧”的孩子。
如果沒有她,我和她爸都會沮喪,摔家具,摔門,最后,躺著看手機,看電子書。
自從家里來了客人,看見她在看書,會喊她的名字也會湊過去,看見她和弟弟玩,會喊“姐姐”。
她雖然沒有什么語言能力,但她卻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真的是一種奇跡。
“學習是要吃苦,學會休息”
,這樣的文化素養讓她擁有了再大的事業,再大的能力,但她總是把平凡的生活過得很苦,讓生活一地雞毛蒜皮。
我不知道這個讓她再婚的家庭,到底有沒有一個讓她依靠著她,并且可以依靠她,可以依靠她的,而不僅僅只有她的父母。
現在,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離婚后,丈夫的出現意外傷害了她的女兒,她該怎么辦?
離婚后,自己還需要一個孩子,那么,她的這個孩子又該怎么辦?
在此,我想說,孩子并不具備和父母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因此,在孩子長大之前,我必須要先告訴她,我有跟她父母在一起的經歷,孩子們可以很脆弱,也可能很依賴父母。
我要告訴她,我給你的愛有兩個原則:一是讓她感到安全,二是讓她感到自己被愛。
我現在需要跟她來制訂一對一的“情感陪伴”。這對她今后的人生特別有幫助。
一、要讓她知道她要愛自己,接受自己是個獨立的人
曾經有朋友對我說過:“你知道嗎?你父母對你的好,其實是他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因為你有父母,所以你愿意成為他們的家庭的希望。”我很贊同這句話,就像那個傷心欲絕的孩子,他渴望著被看見,被理解,被陪伴,被看見。
因此,孩子一定要跟父母親們一樣,先要學會好好愛自己,先接受自己的情緒,才能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三、要從孩子的改變做起。
孩子的改變一定是來自于父母的改變,當孩子的改變是以積極的、樂觀的、穩定的心態去面對問題,他們也就更能接受父母的改變,也會更加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當父母把改變的時間與孩子的成長放在天平秤上時,孩子不僅不會失去生活的快樂,還會綻放出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甚至渴望通過奮斗走出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因此,從上面三個方面去看,父母一定要重視。
1、調整心態。
父母要明白,孩子青春期出現的種種問題并不是要遠離你,故意不與你溝通,故意不聽你的話,而是通過這些行為來表示反抗你們,這些行為,都是他正在成長中的表現。
家長如果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一點關注,多一份理解,也許能少一些誤解和爭吵。
2、放低姿態,讓孩子“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