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焦慮怎么破?
我家寶貝入園的表現,我總是想要把孩子們都放在一個獨立的空間,稍微離開一小段時間,我就焦慮不安。
剛進幼兒園時,我會跟老師說:“小安,現在你兒子基本上會有自己的生活啦。”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說:“那你兒子肯定是最棒的啦,你不要操那么多心,他看上的都是你的好。”
我剛開始也會有點不適應,但是接下來我會越來越了解,想要自己的孩子獨立,這對你和孩子來說都太不容易了。
而且孩子適應能力是比較強的,不管是上幼兒園還是上小學都比同齡人要強,因為他們有更強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們要學會放手,適當地讓孩子獨立。
但是,這里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要確保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給他自主做事的機會,這樣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比如,我是在去年10月份開學的時候加入了一個團隊的“喚醒寶貝的行動派”,我清楚地記得自己以前每到了10點要放下手機,看書學習的時候都被手機打擾,所以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去看手機。
后來我和先生一起努力,我們家保持了一個工作學習規劃的習慣,每周只有周末的時間,所以一到兩個小時就一起去圖書館看書。
“喚醒寶貝的行動派”的核心就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要讓孩子在有足夠的學習時間,沒有其他娛樂的時候,產生“心流”狀態。
所以,不要因為作業太難就給孩子施加壓力,讓他感到無聊,然后想盡辦法去玩,那也是在做無用功。
他做不到,只會讓自己更加煩躁,讓自己更加沒有耐心,最后等到把孩子的空余時間全部占滿,孩子就只剩下最后一種結果了。
“喚起孩子的內驅力”
我們的大腦的狀態一定是這樣的:
當孩子有興趣的時候,他會開啟了全神貫注的大腦;
當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他甚至會產生各種消極對抗的情緒;
當孩子本該放松的時候,他會想要出去玩;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他會想要讓孩子保持安靜,他會拿著手機刷手機;
當孩子已經對手機上癮,會想出各種辦法讓孩子遠離手機。
其實,家長們都知道,對于孩子來說,手機不僅僅是用來玩兒的,更是用來學習的。
如果想要孩子少玩手機,那么就要盡可能多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一起玩玩具,一起互動,一起做手工,一起鍛煉孩子的各項能力。
只有父母自己內心豐盈滿了,孩子才不會沉迷于垃圾快樂。
父母以身作則,多帶孩子出門轉轉,遠離垃圾快樂,孩子就不會沉迷于垃圾快樂。
讓孩子愛上閱讀,遠離電子產品,父母要做到這4點
03 孩子玩手機,父母的榜樣很重要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
如果父母下班回到家就玩手機,打電話、閑聊,從來不學習,也不看書學習,那么孩子愛上手機的可能性就很小。
想讓孩子遠離垃圾快樂,父母要以身作則。
自己天天手機不離手,孩子自然也會學著迷上手機。
要想讓孩子遠離垃圾快樂,父母就要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
除非萬不得已,沒有必要貿然砸手機,但一定要注意這3個問題!
1 不要在吃飯時玩手機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時,就是孩子最好的陪伴。
很多家長說孩子還沒睡,就已經“放假”了,又是刷手機,又是看電視。
大人玩手機,孩子也要玩,玩的不亦樂乎。
這時候,如果家長不控制孩子,那么孩子肯定是很容易沉迷于手機的。
所以,千萬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2 給孩子一個不玩手機的環境
家長要給孩子做出不玩手機的榜樣,在孩子面前減少使用手機的次數,多陪孩子玩耍,不要把手機當做獎勵。
這樣,孩子就不會對手機過于迷戀。
3 家長要以身作則
很多家長會把手機當做獎勵,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方法。
經常玩手機的孩子,會把手機當做玩具,當成了自己的玩具。
所以,孩子沉迷手機,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家長以身作則,自己少玩手機,給孩子做個榜樣,多陪孩子做些運動,讓孩子知道除了手機,還有更有趣的事情。
假期里,陪孩子一起去戶外活動,去游樂場,孩子感受到更好玩的事情,自然也就不會沉迷手機了。
孩子有興趣,有能力,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手機就不會成為傷害孩子眼睛的利器。
4 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學習規劃,緩解孩子對手機的癡迷
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會覺得是手機影響了孩子。
其實,父母不需要對孩子玩手機進行干預,引導孩子如何合理規劃,是非常關鍵的。
比如,在手機上有一些學習軟件,可以讓孩子學的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