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心理 青少年行為 疾病因素
一、學習成績下降
成績下降是青少年厭學的關鍵因素,而學業成績下降卻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素。來自父母的期望值過高,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會在心理上負擔過重,就會引發一系列的行為反應,如焦慮、抑郁、恐怖等,厭學是反映孩子心理問題多發的問題。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二、情緒波動
正常情況下,中學生的情緒起伏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但如果孩子的心理狀況不好,就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從而導致自卑、焦慮,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三、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是導致青少年厭學的重要因素,它表現為學業成績差、厭學、不愿意參加學?;顒?、不想寫作業、考試成績下降、甚至輟學。同時,它還表現出焦慮的情緒、軀體癥狀,如頭昏腦漲、疲乏、心慌、腸胃不適、情緒低落、對考試過分擔心等。這些癥狀表現出來的同時,還伴有失眠、食欲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某個器官、頭昏、乏力、陽痿、閉經等癥狀。
當然,抑郁癥也不例外,如果孩子在一年內同時出現以下癥狀以上,就要考慮他患上抑郁癥了:
1、心境低落,興趣喪失、無愉快感、悲傷、絕望感、絕望感。
2、思維遲緩、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毫無興趣,只是記住簡單的幾件事,對人事物喪失興趣,患上“精神疾病”。
3、容易焦慮、容易自責、自卑,記恨自己、失去自信心、更會胡思亂想,進而產生自殺的念頭,或有軀體不適感。
4、思維遲緩、反應遲鈍,或者記憶力減退、注意力無法集中。
5、記憶力減退,記不住事情,總感覺腦子里沒什么東西,在做任何事,或者說話時總是心不在焉,神游物外。
6、消極悲觀,易怒,內疚,認為自己失敗,并有自殺企圖。
7、回憶、思考能力減退,反應遲鈍,聯想困難,注意力不能集中。
8、消極悲觀,經常覺得自己有悲觀想法,總覺得自己會成功,常常因一點小事就會生氣,摔東西,罵人,與人吵架等。
9、食欲不振,睡眠不好。
10、精力減退,沒有活力,每天渾渾噩噩,消極對待,不愿出門,不愿與人交往,經常自我封閉自己。
以上這些癥狀,也都不是單獨的,都是孩子出現了情緒障礙。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患上了抑郁癥呢?
1、抑郁癥,真的是情緒障礙嗎?
我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一位10歲的小女孩,因為經常在公眾場合與人發生口角爭執,情緒失控,大哭不止,甚至還用腳打奶奶。
女孩的奶奶在一旁無奈的說:“這孩子還這么小,我肯定不是個聰明的人?!?/p>
事實上,孩子的抑郁癥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加嚴重,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后果很嚴重。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名16歲的孩子,因為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一怒之下,拿起身邊的掃帚,砸向對方的頭部,造成嚴重的傷害。
事后,父母一方面非常后悔,另一方面又很自責,畢竟自己平時沒有盡心輔導孩子,孩子才這么大了,有些問題還沒解決呢。
最終,父母就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最終,孩子被診斷為重度抑郁癥,已經休學半年了。
2.
看起來,孩子因為抑郁癥而選擇了不肯去學校,事實上這是孩子內心有抑郁情緒的一種表現,他需要被看見。
當孩子有抑郁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懂得,這只是他的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不是有多么危險的事情,有多么需要陪伴的時刻。
只有當他內心安定了,他的負面情緒才會逐漸減少,他的抑郁情緒也會慢慢緩解。
3.
不把抑郁當成洪水猛獸,不把抑郁當成軟弱可欺的樣子。
對于孩子來說,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的陪伴,是他們最好的心理營養,能夠幫助他們面對抑郁的“危險”,獲得飽滿的精神狀態。
4.
要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況下,給孩子鼓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也不例外。有的孩子喜歡唱歌,有的孩子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喜歡舞蹈,有的孩子喜歡跳舞,有的孩子喜歡音樂。
抑郁癥是一種情緒的障礙,需要積極面對,家長要給孩子理解,這個時期的孩子敏感,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要保持寬容和理解的態度,而不是一味指責埋怨孩子,并且和孩子分析原因,總結自己的方法。
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方法,及時幫助孩子從抑郁的泥潭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