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幼兒心理疏導內容(疫情期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自2022年3月以來,疫情讓廣大的中小學生及幼兒園孩子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本來可以在校園快樂的與小伙伴們一共學習生活的孩子們回歸到了家庭防疫當中。出門必須帶口罩、不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在這個漫長的假期里,孩子可能會因為生活常規、外在環境的變化出現一些跟平時不同的行為表現,部分孩子可能出現害怕、焦慮、煩躁不安、精神倦怠等現象。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做好疫情期間的心理疏導呢?
1、情緒方面:出現“煩躁、郁悶、焦慮、容易生氣、愛哭鬧”等。
2、行為方面:出現“比平常更粘人、發呆不動、沉默少語、精神不集中、吃手、尿頻、暴力傾向”等。
3、生理方面:出現“厭食、早醒、難以入睡、尿床、全身不適”等。孩子們因年齡小,天性活潑,久居家中不能外出,沒有同齡小伙伴的陪伴,難免會出現以上的異常行為。如果,寶貝們有上述的某種不良行為,家長們也不必恐慌,只要我們及時給予幼兒心靈撫慰,表現出比平常更多的耐心、包容,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時疏導,孩子們很快就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