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對青少年的重要性,對于少年兒童的心理健康,社會發展也非常重要。
前段時間,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是世界第五大疾病負擔,而在青少年群體中,這個問題就明顯的體現出了。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中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4%。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這種形勢下,孩子們的壓力和孤單,國家也需要關注這個問題。
他們因為身體原因無法痊愈,沒法去學校上學,也無法獲得心理上的支持,而父母的做法和影響力,卻是孩子們自己無法逾越的,非常關鍵的一步。
01 從父母、家庭、社會,孩子的心理健康永遠不會有改善。
直到現在,還在不斷地被父母打壓、歧視,甚至在家庭里,很多成年人還會有一種本能,覺得自己無法改變,所以,才會把痛苦的情緒通過抑郁的形式傳遞出去。
“我怎么能不抑郁呢?”
抑郁的人,總是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一旦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就會覺得很痛苦,因為痛苦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疾病,是需要緩解的。
父母、老師和社會,總是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一旦孩子達不到預期,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很失敗。
所以,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預期的時候,就會想,我是不是不適合讀書學習,如果我是那個躺平擺爛的人,就不會有結果了。
如果一個孩子已經放棄了學習,那么他最后很有可能會選擇擺爛,因為他在學習中感覺不到收獲的快樂,得到的都是批評和指責。
所以,當孩子考差了的時候,不要只會指責孩子,更要鼓勵孩子,告訴孩子: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我們也會有很多的情緒。
當我們帶著情緒去學習的時候,那么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他的心態也會變得消極,他的學習也會越來越差。
我們不該指望孩子可以變得優秀,而是我們應該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去追逐優秀,用更多的時間去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