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型情感障礙的臨床表現
1、患者在躁狂狀態下,表現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現,但有時表現為低落的狀態。在躁狂狀態下,患者會逐漸表現出愉悅、開朗、精力充沛,而抑郁時則表現為精力不足、活動減少,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疑病、敵對、疑病等精神病性癥狀。
2、發病期間患者為臨床表現,病程較長,病程在2-10個月內出現一次或以上多種癥狀,一般病程為1~2周。嚴重抑郁發作的躁狂癥狀可反復發作,在任何年齡出現一次以上的抑郁發作。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3、社會功能損害,如人際關系不良、行為極端化等。
4、伴有嚴重焦慮癥狀,如患者會出現坐立不安、惶惶惶惶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難、易激惹、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對過去感興趣的活動失去興趣、入睡困難、睡眠不深、早醒、早醒等,有的還伴有心慌、胸悶、胃腸道不適、胸悶、氣短、出汗、心悸、頭痛等軀體不適。
5、思維遲緩、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速度顯著降低,常訴說腦子里一片空白,對回答問題也失去了興趣,對以前感興趣的文體活動和活動失去了興趣;
6、飲食習慣和體重的改變,如進食不規律性、進食不節制或暴飲暴食、體重增加或增加。
7、情緒反應呈波動、輕度波動、心境低落、思維遲鈍和活動減少。
8、自我評價低落、無助、無助感和無價值感。
9、疲勞、乏力、食欲減退或增加。
10、自殺的想法、行為
11、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12、低落的情緒可以通過運動而得到緩解。
四、患者應如何治療抑郁癥?
1、心理治療
1、藥物治療
抑郁癥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藥物治療時,應避免不良反應,不要追求劑量,要接受不良反應以及合理用藥。
2、心理治療
抑郁癥的治療主要由心理治療為主,心理治療主要是由患者面對患者,面對患者本人,作為患者家屬要了解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狀態,必要時可適當進行心理治療。
3、藥物治療
一般情況下,抑郁癥患者用藥后,因副作用較快,患者長期用藥會有副作用,所以要堅持用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結合,減少復發率和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復發率,實現臨床治愈率,促進患者的康復。
4、心理治療
患者在接受心理治療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心理治療,在自己的心理治療過程中,患者對于治療方案中的不良反應和對于自己的認識,以及對于患者的配合度,以及治療效果的發現,都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通過藥物治療,達到康復治療效果的患者,除了有效藥物治療,患者自身的心理治療,也要加強自我反省,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培養積極正向思維的習慣,并鼓勵患者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唱歌跳舞、彈吉他等等。
5、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好處主要是治療藥物的療效,而非藥物治療的副作用,所以在選擇藥物治療的時候,最好了解一下藥物副作用,在選擇藥物治療時,父母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