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成績有進步,家長如何鼓勵(怎么鼓勵孩子進步和自信)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現在越來越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開始進行鼓勵式教育,很多父母在教育中越來越重視這一點,也不再吝嗇對孩子的夸獎。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正處于自我形成時期,是需要被認可和肯定的,特別是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家長的表揚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自信,但是檸檬發現,有的家長雖然知道要去表揚、鼓勵孩子了,卻沒有掌握好正確的方法,反而弄巧成拙,過度的稱贊可能會讓孩子不再對父母的夸張有所期待,甚至成為了孩子偷懶、不聽話的借口。表揚孩子卻并沒有家長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正確的表揚能夠讓他們更積極地迎接挑戰,而不恰當的表揚卻可能讓孩子變得驕縱、脆弱。因此今天,檸檬就來和你分享到底要怎么夸孩子。
如果孩子十分開心地拿著因為成績進步發的獎狀給家長看,家長會是什么反應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滿面春風,喜于言表地對孩子說著開心,表達自己的愛意,像是“我家寶貝真棒,真聰明!媽媽愛你”
還有一種就是家長笑著對孩子說:“太好了寶貝,這個獎狀說明你最近非常努力。你對自己的成績感覺怎么樣?”
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這兩種說法差不多,甚至會覺得第一種夸贊更好、更有力。但其實不然,這兩種說法對孩子的影響完全不同,依依想說,第二種才是真正有效的表揚。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兩種夸獎有什么不同:
第一種做法叫“贊揚”,它代表的是對孩子的整體評價。“寶貝你真聰明”確實是對孩子極大的肯定,但這種做法的缺陷在于,它沒有具體表揚孩子哪一方面做得好。沒有把孩子應該得到獎勵的事和孩子本身分開,他們會以為自己得到肯定只是因為獎狀,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和認可。如果一直被這樣無差別夸獎,可能還會變得驕傲自大。
第二種則相反,它被稱為“鼓勵”,它看重的是這件事而不是整個人。“鼓勵”的話語會暗示孩子,即便你得不到好成績,即使你下次失敗,失敗的也只是這件事,你自己依然是最棒的,只要你下次再努力,你一定可以再做到很好。
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夸獎的事情,他會知道自己進步在哪里,就算這次失敗了,也可以和家長朋友一起改進,再次進步,因此他們更能夠在失敗之后重新站起來。同時,家長詢問孩子自己對此事的感覺,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和真誠,更能夠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評價。
這也更能表揚孩子表揚到點子上,家長夸孩子應該是夸獎孩子付出的努力,而不是結果,如果孩子用彩色筆畫了一幅很漂亮的圖畫,那么家長更多的不應該的夸他畫得多好,而是應該夸獎他在畫這幅圖的過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怎么去描繪出這么一幅畫,才能讓孩子在這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努力與進步,以后才能不斷進步突破。
父母給予孩子的表揚和自信,會讓他們更能悅納自己、樂觀處世,未來長大,步入社會了,也能一直勇往直前、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