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高考成功的話(陪伴孩子高考備戰之路)
剛滿十八歲兒子已進入夢想大學校園,一路跌跌撞撞走來,有挫折、有憧憬、有孤獨、有堅持,有感恩!結合雙減政策及上大學后幾點思考與總結。(近期太忙,抽空記錄)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1. 不求全面,尊重天賦與個性發展,想辦法挖掘孩子身上攜帶優勢DNA,各尋升學之路。
2. 人生是一項長跑,多陪伴孩子運動與玩,會玩是一種能力,長大后成為孩子重要的社交手段,同時鍛煉專注力與耐力。
3. 2022年高考出題方向變化(數學超難),充分認知“雙減”本質。現實告訴我們刷題時代已是過去式,用“有限時間”陪伴并啟發孩子尋求學習方法,小學會聯想,初中會總結,高中能靈活運營。
4. 玩游戲沒那么可怕,對孩子玩游戲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支持,并非貓捉老鼠。但未成年要遵守原則:(1)嚴禁玩需持續充值游戲;(2)并非什么游戲都玩,盡量玩經典有價值的游戲,兒子玩得最多是我的世界;(3)約定好玩的時間,兒子周一至周四不碰游戲,周末玩游戲時間比較多,高三期間依舊在玩。
5. 中學盡量選擇相對較好的學校,孩子越大受同伴的影響相比父母教育大N倍,學校如同職場,氛圍與理念相對重要。
6. 小學初中階段至少留出30%時間讓孩子可自由支配,放飛自我。謹慎報補習班,不隨波逐流,到高三才有更好的狀態。兒子除高三主動要求補英語外,中學階段基本沒有報課外補習班。
7. 不建議管理太嚴格,允許孩子有一些不足。基本生活習慣培養好,有一定自律性與原則,學會放手,上大學后基本沒有任何老師會管你的學習,非常考驗孩子自律。
8. 保持平常心態,順其自然。無論上怎樣的大學,進入工作崗位后,99%的孩子都進入普通人生活,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