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孩子寫作業(用攝像機監控孩子寫作業)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前不久,有網友在網絡上曬出圖片,稱他所在學校發放了一種可以“監視”的筆——點陣筆。“什么時候寫作業,寫了什么,老師都會收到通知”,于是一場圍繞“智能筆監控學生是否屬于過度監管”的話題,在網友中展開了激烈討論。
點陣碼作業,為學生“量身定做”
當事網友稱,點陣筆是在放假時由老師下發的,僅供試點使用,在假期結束之后需要歸還老師,損壞還是按原價賠償,另外,還配套有專門的作業本。該同學說:“就在我們班試點,其他班不需要這樣。”
有了解情況的學生發帖說,“這是點陣筆,原理是通過筆頭旁邊的攝像頭去捕捉特殊紙張上的筆跡,實時傳導,很高科技。一只好像要350元還是450元,如果把學校的搞壞了,還要按原價再買一只的。”
據悉,這些為學生們“量身定制”的暑假作業,紙張上有著一層特殊的點陣碼。在配合這只智能筆使用時,它的圖像識別模塊會對使用情況實時進行數據采集與儲存。作業完成后,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序上傳數據。學生的答題情況、時間、用時、修正情況,都會被記錄下來,儲存數據。只要老師愿意,能在學生落筆瞬間,通過藍牙,把做題數據實時傳輸到電腦和顯示大屏中。老師可以實時批改學生作業。
“監控筆”成教學工具,是否合適?
實際上,這所學校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點陣筆在各地早有試點推行,在某些地方覆蓋率甚至很高。在筆者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某學校在推送宣傳中將點陣筆的使用加入該校的“智慧學校”建設的項目,稱為“AI智慧學習終端馬良筆”。
同時,某地教育部門就從今年起向從全區中小學三至九年全面推廣“智慧作業”應用,統一采購“智能筆”,展開教室培訓的同時,逐步實行主科教學智能化全覆蓋。在報告里,該教育部門表示,這一措施是為了貫徹落實“雙減”政策要求,以智慧教育持續助力“雙減”落地。
其實點陣筆的推出,最開始并不是針對教學用的。前兩年網易有道筆記就出了類似原理的點陣識別智能筆,當時是給用戶自己使用,在紙上寫完就可以發送到自己的終端,形成電子版,方便內容傳播和修改。
這種筆作為一種教學工具來使用,是否合適?對此,我們詢問了不少家長,一位中學家長表示,如果是她的孩子,她不會讓孩子使用。“我還是希望孩子放假在家能自在點,這樣在監控下做作業,太累了,效果也不好。”這位家長說:“一個班這么多孩子,作業量也大,假期里老師能看得過來嗎?上傳也只能選擇性地看吧?”
在評論區,有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人認為,點陣筆如果是使用在平時教學中,像是防止考試作弊、方便習題講解之類的用途,其實挺好的,但是用來寫作業大可不必。假期在家,學習的時間更加靈活,使用這樣的監管設備,讓放假既無意義,又徒增繁瑣的工作。
但也有人認為,現在網絡發達,學生寫作業會使用搜題軟件,只搜難題倒還好,如果是全部照搬答案,作業就沒有意義了。而點陣筆正好能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能一定程度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從這方面出發,點陣筆是一個好的嘗試。
相關教育學者表示,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科學技術在教學實踐的應用,實際是把“雙刃劍”,點陣筆作為方便教學的輔助工具,可以推廣嘗試,但同時也應進行實時的反饋評估,不能單憑商家的宣傳效果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