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閱讀更深處漫溯(向著更深處漫溯)
時事評論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時事材料
講感情也講法治,是“家事”更是“國事”,家庭教育有了法律依據。下面是某班同學為新聞播報所收集的材料,請你一起參與探究和學習。
新聞播報: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新聞解讀:家庭教育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近些年,隨著中國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傳統的家庭結構和功能發生深刻變化,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通過制度設計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家庭教育由以家規、家訓、家書為載體的傳統模式,向以法治為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新模式迭代升級。明確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負責實施家庭教育。同時規定了家庭教育工作機制、國家支持家庭教育的舉措、學校等社會力量對家庭教育的協同任務等。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制定實施,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還切實為家長賦能。
閱讀上面的新聞及解讀,調動和運用“建設法治中國”和自主學習獲得的相關知識,結合你的思考,緊扣新聞素材,寫一則時事短評。(15 分)
題目:
評《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與實施
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國家針對家庭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進行立法,完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有其客觀原因。家庭教育關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也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近些年,隨著中國社會轉型速度加快,傳統的家庭結構和功能發生深刻變化,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日益凸顯。具體體現在:
其一,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缺失,有些父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有些父母和監護人不能以正確的方法、方式和品行教育未成年人;其二,我國家庭教育的法律缺失;其三,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所以出臺《家庭教育促進法》有利于規范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父母和監護人的責任;有利于父母和監護人以正確的方法、方式和品行教育未成年人;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家庭教育講情感也講法治,《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現家庭教育由以家規、家訓、家書為載體的傳統模式,向以法治為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新模式迭代升級。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頒布,為父母依法帶娃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法律依據和法律保障。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法治體系。
引導家長“依法帶娃”,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職責,重言傳身教,弘揚優良家風,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協同育人機制的合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作為青少年,我們要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宣傳家庭教育促進法,接受父母的正確教育,遵守法律,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和法制水平。
老師寫于2022年10月24日,供同學們參考。
附:幾個同學們的時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