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付吵鬧的熊孩子(如何應對愛撒潑的孩子)
暑假結束,新學期又開始了,孩子們應該背起書包進學校。可熊孩子們不想上學,變著花樣來破防,一個十歲的孩子竟然跟父親叫板。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你是去還是不去?”父親厲聲問道。
孩子面無懼色地回應道:“姓婁的,離開!″父親大聲責問:“你說誰呢?你是我的兒子,現在我就來好好教育你!″
看見父親要揍自己,十歲的孩子馬上機靈地躲進浴室,反擰上門,在里面吼道:“你不出去我就不上!″
父親馬上回應:“我現在就出去。″
“我就是不上學,否則我跳樓給你看!″
父親倒吸一口涼氣,才十歲的孩子,竟然以種方式來威脅自己。這讓父親糾心這個叛逆期的孩子以后往什么方向發展。
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往往與父母作對。有些孩子沉迷游戲,作息混亂,黑白顛倒,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對于諸多孩子厭學的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正確面對呢?
孩子的叛逆期有三個階段,在2~3歲時為初期叛逆期,此時我們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不要做積極回應,讓他獨自面壁思過,或者鼓勵他表達出自己的正確情緒。不給他設置條條框框,培養他探索知識的興趣。
在7~ 8歲是孩子的第二階段叛逆期,孩子初步形成判斷意識。因此我們對他們少些責怪,多些體諒和耐心。這個年齡段正是上學時,得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多溝通和疏導他們的負面情緒。
到12~15歲的第三個叛逆期階段,盡量與孩子們保持同一陣營,做到經常相互愉快的溝通。多給他獨處的足夠空間,不要干涉他們太多的事情。
因為這時的孩子有了獨立意識,心理處于左右搖擺不定的狀態,有時想獨立自由,有時又想依賴父母,也是最不穩定的階段。
通常會導致在過激事件中采取極端行為或言語,所以我們能做的是盡量克制自己沖動暴躁的性格。一般情況下,不要打罵孩子,除非孩子逾越了底線。
有位父親對上初中的孩子成天玩游戲動怒了,他一把摔掉孩子手中的手機,接著語重心長地教育他:“ 一個手機總讓你著迷,是因為里邊有游戲,這就是它的價值。
而你呢?即使你學歷再差,只要你腦袋里有知識,社會就需要你,這就是你的價值。你需要的是游戲,而社會需要的是知識,如果現在的你不去好好學習,將來的你都不如這個手機,這就是現實。″
父親剛柔并濟,讓孩子心服口服。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一顆心,若明若愛陪伴他一生。我們只能指引他前行,讓他意識到知識是他們賺錢的捷徑。
孩子們,請刪掉那些王者榮耀,刪掉同學們的作業共享群,堅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與父母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給他們一個安心的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