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適合3-6歲幼兒的勞動內容有哪些(了解適合3-6歲幼兒的勞動內容)
2022年5月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于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勞動教育不僅需要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始進行,它同樣滲透在《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之中。作為幼兒園也同樣應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重視對幼兒勞動意識、勞動能力的培養。

什么是勞動教育?勞動教育是使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
對于孩子來講勞動就在身邊,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對于3-6歲幼兒來講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
1)做自己的事情—樹立自我服務意識
2)做助人的事情—樹立服務他人意識
3) 了解他人勞動—樹立尊重他人意識
不論是做自己的事情還是做助人的事情,對于孩子來講都是身邊的事情,都是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在一歲左右獨立性開始萌芽,兩歲以后獨立性做事的愿望強烈。其特點是“愛做事”,“鬧獨立”。這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良好開端,也是建立勞動意識的初級階段。
1)做自己的事情—樹立自我服務意識,主要內容:在吃、喝、拉、撒、睡、玩等日常生活中的養成的良好行為習慣、衛生等生活習慣。如自己洗手、吃飯、喝水、穿脫衣服、收放玩具等。
2)做助人的事情—樹立服務他人意識 : 幫助親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拿拖鞋、取眼鏡、幫助替物品等。參與一些簡單的家庭勞動:如擦桌子、掃地、澆花等。 勞動對于孩子來講就是“玩”。
3) 了解他人勞動—樹立尊重他人意識:了解社會上常見的職業及勞動。如警察—站崗,執勤,指揮交通,使得人們安全、快樂的生活,很辛苦。醫生—為病人看病、打針很辛苦。司機—一天到晚接送的乘客,很辛苦。還有清潔工人、農民伯伯、工人叔叔等。
讓孩子了解他們的勞動,知道生活中每個人都離不開他們,他們很辛苦,我們要愛他們,尊重他們。
3-6歲的孩子好奇好動,他們的學習方式就是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
就像兒歌里說的:媽媽你別說小,我會穿衣和洗腳。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種花把水澆。爺爺你別說我小,我做的活也不少。讓我們一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