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的孩子與不補課的區別很大嗎(孩子補課和不補課的差別有多大?)
你的童年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還是在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里度過?不管是什么年代的父母,都秉承著“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觀念,父母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前,有些學生的課余時間幾乎都是被各種補習班和各種興趣班所占據。那個時候,沒有上補習班和興趣班的學生就成了特別的一部分。

而這一部分的學生為什么不去上補習班或興趣班大多都是家里條件一般沒有辦法支持,還有一部分則是做父母想孩子簡單快樂些。
“補課”跟“不補課”的娃有啥差距?家長說出大實話,差距真不小
面對社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家長都不由擔心孩子將來,因此覺得孩子只要比別人學的時間越多就越有贏的把握,可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成績好的學生都是學興趣而非需要補課,作為一個九五后,讀書時期也有很多同學的周六日和假期都是另有任務的。其中有成績好也有成績不好的同學。可時間久了以后會有感覺,為什么他們學的多卻感覺沒有多大的變化?成績好的同學又為什么還要去補課?
后來才知道,成績好的同學并非是補課而是去學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而成績不好的同學則表示,聽不懂,不想學,那些題目都會做,可到了考試我就不會了。
有上過補課班的人都知道,補課大多都是找更多的題目讓你多加練習,因為最基本的知識點在學校里就已經學習了,所以補課實際操作就是通過不斷做題來鞏固知識點。可有一些學生是連基礎的知識點都沒有掌握好或者是沒有學會又怎么去鞏固呢?
補課老師大多都是通過做題,讓學生形成一種肌肉記憶,這樣學生在遇到需要靈活多變處理的新題目時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補課的意義的在于什么?
補課的重點在于“補”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所出的考題難度都是不會超過學生所學范圍的。事情要想做好,最基本的就要做好。家長要明白補課是讓學生把沒有學好的知識點掌握好,而不是一味地多做題目。我可以用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基礎不會,做再多題目都是零。
我的成績在高中之前算的上是好的,可到了高中卻很是吃力,很多知識點我從一開始其實并沒有掌握好,只是一貫的通過題目多練習,一開始這樣的方式方法是很有效果,可越到后面就越是不行,因為題目更加的靈活,以前是只要套公式就可以了。
現在卻不是,這樣就會出現一種這樣的情況,拿到新題目是毫無頭緒等老師講解過后卻發現這個題目是特別簡單的一種。
沒有學生會喜歡補課的
雙減政策實施后,最開心的莫過于學生,最擔心的卻是家長。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如果沒有一點實力,就真的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家長的擔心是對的,可家長也要注意。為什么要設定周六周日休息要設定假期,就是因為孩子勞逸結合才可以學的更好。如果孩子原本就不喜歡學習,再強行將他的假期的霸占了,孩子只會更討厭學習。
家長要學會接受孩子的平庸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很多家長送孩子去補課,并不是因為孩子需要補課而補課,而是覺得孩子不補課不行。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補課也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且不能養成孩子學兩遍才會的習慣,學生到了高中,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根本沒有時間條件讓孩子在去學多一遍。要養成孩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這樣才可以靈活運用知識來進行解題。
孩子的生活還是要多姿多彩好一些,不能只有學習,我身邊有很多同學說他們在讀書的時候就一味的學習,結果現在發現很多東西自己根本就不會。
比如說怎么和人相處交流,特別是到了大學里,總是感覺室友每天都是豐富多彩的,而自己除了學習以外就沒有其他了。自己每天花那么多時間學習還沒有天天出去玩的室友學的好。很多時候都會感覺到很疲憊很累。
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是只有學習這一項還要有快樂無憂的時間,有豐富多彩的見識,有難以忘懷的體驗。這樣才能說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