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孩子有叛逆期嗎(古代人有叛逆期嗎)
現在的老師、家長,經常提到孩子在上初中、高中的時候,屬于叛逆期,出現逆反現象,是正常的。這其實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問題,我們不能因為這種現象最近比較普遍,就說它是正常的。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那么問題來了,古代的孩子也有叛逆期嗎?我們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歷史上從來沒有這樣的記載,說小孩子在青春期一定會出現逆反現象。“叛逆期”這個詞,也就是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以前根本就沒有這個詞,根本就沒有這種大量孩子的逆反現象,所以這不是正常現象,而是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為什么古代的孩子沒有叛逆期?原因是什么?是因為幾千年來,我們老祖宗一直很重視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就是孝道。古代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孝道的教育,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把孝道演給孩子看,所以古代的孩子從小就有孝順父母、恭敬長輩的態度,從小養成孝敬父母的習慣,從小就有孝敬父母之心,怎么會有叛逆期?怎么會出現逆反現象?
古代的家庭,都是有家風、家道、家規傳承的,一個家庭的上上下下,都是遵循一樣的家風、家道、家規,父母長輩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一個孩子從小在這樣的環境熏陶中長大,上行下效,他對父母長輩只有敬畏心,哪里會叛逆?
為什么現在的孩子容易叛逆?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父母長輩的原因。
古人說:“身教者從,言教者訟”,以自身行動教育人,別人就會服從;只說不做,以言語教育別人,別人就不服氣,就會跟你爭辯。現在的父母,往往都是后者,對孩子的教育,都是停留在口頭上,自己都不努力去做,卻天天要求孩子必須做到。
這樣的教育騙騙小孩子還可以,孩子在幼兒園、小學時期,可能還有效。但孩子上了初中、高中,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就會發現,父母原來都是騙子,一直都在欺騙他,你們自己都不去做的事,為什么偏偏讓我去做?所以孩子肯定會出現逆反現象,不服父母管教,這是必然的結果,如是因,如是果,半點不假。
比如很多家長,每天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不能看電視,不能玩手機。可家長自己呢,卻躺在旁邊的沙發上看手機,玩游戲,孩心里能服氣嗎?肯定不服。即使孩子屈服于家長的暴力威懾,在那寫作業,在那看書,那也是心猿意馬,三心二意,不是發自內心的學習。
很多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難管,其實不是孩子難管,是自己沒有做好。
如果父母以身作則,說到做到,那根本就不必用言語去教育孩子,孩子自然上行下效,對父母升起敬畏之心。如果父母一回家就看書學習,而不是看電視、玩手機、打麻將,那孩子的學習,還用得著家長催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