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指南目標3-6歲科學(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科學探究目標)
文|凝媽悟語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常常聽人說,孩子在上小學前瘋玩就好了,以后有的是時間學習。認為讓孩子學習,就是在摧殘孩子,孩子沒有玩的時間,不能培養獨立性等等。
我倒不這么認為,3-6歲,正是孩子求知欲旺盛的時候,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特別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如果給他提供一些有挑戰的知識,孩子會非常興奮,比我們想象的都要努力去探究。
其實,孩子學習也不會影響玩樂和休息,學習只是發生在一天中的某個時刻,可能是幾分鐘,可能是幾個小時,對其他活動沒有任何影響。
孩子在小時候接觸的知識多了,長大后再遇到時就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理解記憶都會非常輕松。
也有很多父母像我一樣,給6歲前的孩子安排一些學習任務,像英語、數學、閱讀等等,我想說,可以再加一個科學啟蒙。
教育部根據孩子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專門制定了一份《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就涉及到科學學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科學領域的核心要求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對照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嗎?如果還沒有的話,可以通過下面三個做法實現這些核心目標。
第一,帶孩子親近自然,調動不同感官進行體驗
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接觸具體的植物、動物、建筑等具體物品,引導孩子通過感官去體驗所見到的事物。
比如見到花朵,告訴孩子花的名字,讓孩子用眼睛看花的顏色、樣子,用鼻子聞一聞花的氣味,用手觸摸一下花的質感,用耳朵聽聽風吹動花的聲音。
有些可食用的花,像槐花、玫瑰花等等, 可以讓孩子品嘗花的味道。運用不同的感官體驗一個具體的事物,激發孩子探究的興趣。
第二,認真對待孩子的問題,激發孩子的興趣
孩子喜歡提問問題,我們不要認為孩子的問題幼稚而不屑回答,而是認真對待,讓孩子知道提問是一種優秀品質,激發他不斷提問的興趣和熱情。
比如,孩子問鳥兒為什么會在天上飛,我們不能簡單地回答“因為鳥有翅膀”,而是和孩子一起查閱資料,進行一些拓展。像鳥的身體輕、鳥的身體呈流線型,鳥有羽毛,鳥的腿很短,鳥會利用氣流等等。
如果有時間,最好和孩子用紙做一只鳥,看看能不能飛起來,或者近距離觀察鴿子也可以。這樣豐富回答的內容,讓孩子體驗探究的過程。
第三,給孩子提供資源,讓孩子進行探究
孩子的學習方式是體驗式學習,我們需要給他提供一些動手、動腦的玩具,讓他在體驗中探究事物。
比如,給孩子提供一些科學實驗材料,讓孩子親自操作,觀察一些實驗現象,從具體的結果中得到結論,理解背后的原理。
像瓶子吹氣球、舞蹈的泡泡、魔法變色、無字天書、蠟燭吸水等實驗,涉及到很多物理、化學、生物等科學知識,過程特別有趣,孩子很自然地喜歡這樣的探究過程,學到豐富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