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延不寫作業怎么辦(如何讓孩子寫作業不拖延)
面對孩子拖延不肯寫作業,很多父母會焦慮到抓狂。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網上關于孩子寫作業的段子很多,例如有把媽媽氣出乳腺增生的,有生氣拍桌子把手拍成骨折的,有氣出心臟病的,有把二寶的口糧都給氣回去的……
各種新聞屢見不鮮。
那家長到底應該如何應對孩子做作業拖延的情況呢?
今天教給大家6個方法,讓父母們一次性解決孩子作業拖延的問題。
一、日常安排
以下兩項是父母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情。
1、引導孩子感知時間
給孩子買一個沙漏或者是鐘表,教會孩子認識時間。
同時,帶著孩子去體會,玩耍10分鐘和做作業10分鐘有什么區別?哪一個的感覺更久?
2、父母做好榜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決定做事,要迅速積極地完成,千萬不要拖拖拉拉。
否則,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做作業的時候也會不斷地拖拉磨蹭。
二、當日安排
以下是父母在孩子寫作業當天要注意的事項。
1、陪孩子制定作業計劃
父母要帶領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具體、明確、可操作的做作業計劃。
例如,問孩子:
你打算什么時候開始寫作業,5分鐘后還是10分鐘后?
你打算先完成哪一科作業?
你的準備工作做好了嗎?
……
然后在孩子的見證下設好鬧鐘,告訴孩子,時間一到就要去做作業。
2、作業計劃要堅定執行
雖然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好了計劃,但有時孩子會和父母討價還價,講條件說再玩10分鐘。
這時,父母的態度要溫和而堅定,不能因為孩子的軟磨硬泡就改變計劃,要求孩子嚴格按計劃的時間進行,否則孩子的拖延行為會越來越嚴重。
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制定了計劃就要堅決執行,這也是在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
越早做完作業,孩子就有越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3、切割作業
有時候某項作業太多太難,會讓孩子產生畏難情緒,遲遲不愿意開始寫作業。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把較多、較困難的作業切割成2到3份小作業,這樣就減少了作業的難度,讓孩子更愿意寫作業。
4、讓孩子體會拖延的后果
如果孩子非要拖延不寫作業,導致最后作業沒有完成,父母千萬不要去催促打罵。
讓孩子到學校去接受老師的懲罰,他體會到了拖延的后果,下次就會主動乖乖地寫作業了。
以上6個方法,就是針對孩子作業拖延的建議,只要父母和孩子認真執行,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效果。
最后,雷老師還想送給小朋友們一句貝多芬的名言:
人擁有的東西沒有比光陰更貴重、更有價值的了,所以千萬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爸爸媽媽們也共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