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男孩叛逆期打罵父母(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怎么辦,打罵父母)
晚上十點前回家,獎勵100元,準時回家獎勵50元……小鄭父親為了讓小鄭聽話 給小鄭制定的獎勵。但是,這顯然治標不治本。小鄭很快表達出,自己先按時回家,掙夠了500元就不回了。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xué)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wù)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yīng)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xué)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甚至有時,小鄭回家拿到錢后又想出去,小鄭父親想阻止兒子。但是兒子的態(tài)度非常惡劣,用諷刺的語氣喊著“鄭總,鄭爺”見父親用身體阻攔,小鄭更是二話不說直接推搡父親。顯然小鄭心里已經(jīng)沒有了長幼尊卑,也幾近沒有是非黑白。
要錢也是每天小鄭必須做的事情,而他的父母每次都會屈服于兒子的暴力傾向,最后乖乖給錢。踢窗戶、砸東西、推搡父親,一言不合就動用暴力。每次爸爸媽媽和他說“能不能聽話一點?”小鄭都會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地回復(fù),“我變成這樣都賴你們啊。”不管是媽媽還是爸爸,小鄭都只有玩世不恭的怨恨態(tài)度。在管束14歲的小鄭這件事上,砸錢這最后一條路,也行不通了。小鄭的爸爸媽媽陷入了絕望。
真的只有砸錢這一條路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小鄭為什么會表現(xiàn)出這樣的叛逆,以及父母應(yīng)該如何糾正。
對于孩子而言,排在第一位的需求永遠是安全感。所以無論是單親、還是夫妻關(guān)系緊張、或者家庭關(guān)系冷漠,孩子的安全感都是你需要首要考慮的問題。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并非離異單親家庭,而是夫妻關(guān)系不好卻還在一起生活的家庭。
第二類就是只給錢,缺少愛的家庭。
因此,從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出發(fā),以下三點最為重要:
首先是肯定父母對孩子的愛和不離不棄的決心,而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另一方的壞話,特別是你爸或你媽不要你了,找別人去了等等。
其次愛不等于無原則補償,單親媽媽容易對孩子產(chǎn)生補償心態(tài),能給的盡最大可能給到,而不是從育兒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養(yǎng)育大原則問題。
上文中的小鄭也是從小到大受到了父母無底線的溺愛,才變得如此嬌縱任性。
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親密關(guān)系、和自我效能感。這三樣品質(zhì)最容易影響孩子的性格。
孩子有暴力傾向,一定要在家長身上找找原因。是不是平時疏于陪伴,擅長和孩子敷衍相處。
我們總想替代孩子做選擇,本質(zhì)上是對孩子不信任,剝奪了孩子自己感受、思考、選擇的機會,不利于孩子成長和獨立。
另一方面孩子之所以發(fā)展成如此任性的狀態(tài),是因為從小的過程當中家長不知不覺溺愛孩子,不知不覺沒有原則,怕孩子這樣,怕孩子那樣,處處怕孩子,擔心孩子。家長越是怕孩子,孩子越肆意妄為,所以孩子根本不怕家長,反而會處處威脅父母,最后越來越任性,從最開始的不吃飯威脅父母,到最后拿不讀書威脅父母,最后甚至可能拿死來威脅父母!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覺醒,如果處處怕孩子,處處沒有原則,那么孩子未來肯定會變成一個混世小魔王,折磨父母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