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以不上學要挾家長怎么辦(孩子老拿不上學威脅家長應該怎么辦?)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有個學生,曾經是班里的班長,很聰明,就是愛玩游戲,成績也因此下滑。為了玩游戲,他要求父母裝寬帶。電信部門的服務承諾是在12天之內上門安裝,可他卻要求父母在一周內讓寬帶到位。為了促使父母做到,他甚至發話超過七天就不上學。結果在其父母的反復催促下,電信部門在第八天裝好了寬帶,可是因為有言在先,超過限期就不上學,所以那孩子始終不肯到校。班主任上門請他,他跟父母提出條件:上學可以,但是每天回家必須允許他玩游戲。父母沒同意,他就以離家出走來威脅?,F在已經半個多月過去了,該生還是堅持非要父母答應了他的條件才肯上學。他的父母也拿他毫無辦法。這樣的學生該怎么處理呢?
這孩子的做法,用老百姓的話說,就屬于“犯渾”了。
可是為什么他如此蠻不講理,家長居然沒有辦法呢?
因為他點住了家長的兩個“死穴”。
一個是,我國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在求著孩子上學,哄著孩子上學,只要孩子能上學,好好學習,家長可以忍氣吞聲,做任何的妥協和讓步。
孩子明白了這個底細,就掌握了核武器(原子彈)。只要我用不好好學習相要挾,我就肯定能迫使父母給我買我想要的東西,只要我用不上學相要挾,我就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另一個是,家長都不忍心看到孩子吃虧受委屈。這本來是人之常情,但是做過了火,心太軟,就會被孩子利用。你不是怕我挨餓受凍嗎?我偏不吃飯,大冷天不穿衣服,心疼死你!你不是怕我流落街頭嗎?我偏出走一個給你看。你不是就怕我沒出息嗎?我偏考個不及格給你!
孩子開始這樣做,可能是出于一種逆反心理,但是他很快就發現,這樣做頗有經濟效益——能換來家長大大的讓步。
孩子明白了這個底細,就掌握了熱核武器(氫彈)。
我親眼見到許多孩子熟練地使用這兩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把家長打得落花流水。
于是就成了這樣:孩子越退步,得到的好處越多;得到的好處越多,就會更起勁地退步……孩子就這樣“渴望墮落”了。
家長用親情壓迫孩子,逼子成龍;孩子的回應是用親情剝削家長,敲詐你的錢財——一還一報。
為什么孩子會變成這樣?
因為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為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去討好孩子。孩子做了一些本該做的分內之事(按時起床,不遲到不早退,注意聽講,獨立完成作業),家長也當孩子立功一樣去表揚和獎勵。孩子無功受祿,久而久之,就會把自己本來應該做的事情看成是對家長的恩賜(我給你上學,給你完成作業),進一步看成是討價還價的資本。于是他就可以用退步換取好處了。
事已至此,家長和學校還有沒有辦法呢?
有?;驹瓌t是:再也不能無原則讓步下去了,否則孩子的氣焰會越來越囂張;但是也不可以硬頂,因為這種孩子往往已經走火入魔,硬頂會出事的。
于是剩下的出路就是慢慢磨。我絕不隨便答應孩子的要求,但是也不立刻拒絕,不完全拒絕。我和孩子討價還價,拉鋸戰,慢慢磨他的性子,使他明白,他不能為所欲為。
筆者本人用這個原則指導過不少家長,大都取得了明顯的成績,挽回了家長相當部分的權威,很多孩子變得不那么“混”了。
要準備打持久戰。至于具體的做法,那要非常靈活,不是三句兩句說得清楚的。
家長和教師要注意,孩子一般也有兩個“死穴”。
第一個是,他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這就使他所有的鬧騰都具有外強中干的性質。家長不要怕。
第二個是,絕大多數孩子其實心里都明白,他不上學就沒有出路或者前途不光明。
家長如果能護住自己的“死穴”(別讓孩子“拿住”),點住孩子的“死穴”,轉變孩子還是有希望的。
學校老師怎么辦?當孩子欺負家長正在收獲好處的時候,你勸他上學是很難的(他正自以為得計),來了不久還會回去,上學已經成了他的籌碼了。
教師這時嚴肅地對學生說:“你不上學,是違反義務教育法的。如果不改,學校要處理。”這就行了。感動法恐怕沒有多大用處。學校教師這時的重點工作并不是針對學生本人,而應該是指導其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