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怪癖者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孩子智商越高這些怪癖越明顯)
你有怪癖嗎?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想必很多人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都有自己獨特的癖好,這些癖好別人看來都很奇怪,有時還以為我們是”瘋子”。
高智商的人在小時候有一些苗頭。
他們學習往往因為有些特別的舉動,甚至會讓家人誤以為是“怪癖”而制止以及他們。
殊不知,這些行為習慣偏偏是孩子們“天才”的信號:
01、愛拆東西搞破壞
很多孩子更喜歡搗亂,把家里的電話機拆了,家長們氣得火冒三丈,恨不得提起來還是胖揍一頓。
但拆除東西的“怪癖”是他的聰明表現的孩子。
他對里面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渴望探索里面的一切世界。
家長不應立即制止孩子,而應鼓勵孩子們再次讓他們在一起,以保護孩子的好奇心,也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02、孩子總喜歡發呆
發呆,是人的大腦發展對于外界事物之間進行自我調節的一種社會應激反應。
它是一種自發的安靜學習狀態,是一種心理調試模式。
何況,發呆很容易讓人陷入沉思狀態,這時大腦不斷全速運轉,尋找問題的答案。
很多智商高的人,在生活中會有一個“發呆”的時刻,美國哈佛醫學院和麻省州立大學的研究表明。
當人們不思考時,大腦的腦電波就會加強,使人們集中注意力,改善情緒,釋放壓力等。
如果你孩子出現“發呆”的情況,那就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現,父母不能扼殺“天才”。
03、專挑水坑等難走的路走
不知道家長們遇沒遇到過很多這種發展情況。
一條路上明明有寬敞、平坦的地方,但是孩子就是不走,偏偏挑那些坑坑洼洼、有水溝的地方走,把鞋子都弄臟了,有時候走不好,還容易發生摔倒。
其實在這個時候,你的孩子很可能進入腿部敏感期。
這種“不走正規路”的方式就是探索外面的世界,走不同的路,就是不同的探索。
04、喜歡觀察細微食物
還有些孩子特別喜歡觀察細微的事物,比如在地上發現的某種小蟲子、植物的花瓣、地上的小石子等。
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不免懷疑寶寶是不是“傻”,盯著小蟲子看半天,也不知道到底在看什么。
其實,這是寶寶觀察力強的表現。
這是許多普通孩子所不具備的特質,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很好的觀察力,一定要用心培養。
意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提出:孩子1-6歲階段,是細節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捕捉細節的高手,孩子無時無刻不在以一種敏銳的方式觀察周圍的環境。
它是培養孩子觀察力、專注力的大好時機,是孩子注意力發展的開始。
孩子有著本能的好奇心,有喜歡觀察搬家的螞蟻、落葉上的脈絡、花瓣上的露珠等細小事物,從而增長見識,養成較強的觀察力和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