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幼兒發展特點(1到兩歲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
1—2歲是孩子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寶寶開始直立行走,孩子的認知開始爆發式的發展,逐漸走向獨立。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動作能力發展特點
(1)13~14個月齡時,幼兒主要坐在嬰兒椅里,開始會獨走,但重心不穩,身體平衡能力差。托育機構內可設立圍欄站床,教室里的家具護角要包好,墻裙做軟包墻。能向后退著走,能扶欄桿上下樓梯。在成人照顧下,能在寬的平衡木上走。能快跑,能扔球。
(2)18個月~2歲時,幼兒走路會逐漸平穩,會爬凳子、沙發,會從20厘米高度的物體上往下跳,但不會雙腳落地,會一只腳先下來,另一只腳再下。托育機構帶領18個月~2歲幼兒外出活動時,往往讓他們一個挨一個拉著繩子走;坐的小椅子的高度為35厘米,宜選擇有扶手的小椅子。
(3)喜歡玩沙、玩水;模仿折紙,能堆6-10塊積木,拼1-3塊拼圖;模仿做家務(如,給成人搬個小凳子,學著捏面食)。能拉開和閉合普通的拉鏈。能自己洗手、擦手。
語言能力
18個月以內的幼兒會有意識地叫“爸、媽”,會根據成人指令說“再見”“拜拜”,會指著電燈說“亮亮”等;在18個月~2歲期間,幼兒詞匯量增加最多,這是因為他們學會走路后,接觸范圍擴大,思維能力開始發展;到2歲時,會用短句來表達自己需求。喜愛童謠、歌曲、短小故事和手指游戲。能一頁一頁地翻書。
認知能力
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認識能力迅速發展,認識一些小動物、交通工具,會根據成人指令去完成簡單的任務,如成人說“去把爸爸的鞋子拿來”“去把小汽車拿來”,他都能很好地完成。進食時,知道選擇喜歡吃的食物和推拒不喜歡吃的食物。看見媽媽背包知道媽媽要走了,馬上會纏著媽媽。在托育機構里,能和同伴交流,雖然語言溝通不多,但肢體語言很豐富,想玩某個玩具會從同伴手中搶過來。
O能手口一致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O能主動表示大小便的意愿
O知道并運用自己的名字。
這一時期的教養重點是完善幼兒的大動作,培養精細動作,如引導他們搭積木、捏小珠8珠、扣紐扣、自喝水等。語言訓練中引導他們念兒歌、講故事、模仿成人說話行為習慣培養上要幫助其建立良好的秩序感,如按時進餐、游戲活動、睡眠等。
發展警示
有以下狀況,家長需要引起注意,必要時去看醫生:不會獨立走路;不試著講話或者重復詞語;對一些常用詞不理解;對簡單的問題,不能用“是”或“不是”回答;認不出鏡子中的自己;囟門沒有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