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是哪首詩(歸來仍是少年唯美句子詩句)
網絡上有一句非常火的句子,愿你走過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每次看到這個句子,我都會想:少年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走過半生后,即使依然是少年,那么走過半生的少年和沒有經歷的少年有什么不同呢?
我想,區別一定是存在的,但是以我二十幾歲的想象力和認知,還不能深刻體會這種不同。
在我心里,真正的少年應該是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和《沁園春·雪》描繪的模樣,意氣風發、朝氣蓬勃是我對少年的認識。
沁園春·長沙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雪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其實我個人并不是很喜歡”愿你走過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讀起來總是軟綿綿的。同樣的語意,我偏愛毛主席的”踏遍青山人未老“。或許,這和我欣賞樂觀、豁達、有理想的人有關吧。
這首《沁園春·長沙》就能帶給我很大的沖擊,符合我對少年的所有認知。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將來
人老了,總是喜歡追憶過去的事情;少年人恰恰相反,他們喜歡展望未來,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這就像我們小時候總盼著趕緊長大,長大后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毛主席的這兩首《沁園春》,都在積極地歌頌當下,展望未來。
望長城內外,看萬山紅遍,面對壯闊的江山,老年人怕是要寫出懷古傷今的詠史詩。同樣是國家危難,杜牧寫出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同樣是功臣名將,杜甫為諸葛亮惋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駱賓王為荊軻慨嘆“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即使曠達如蘇軾,也寫出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和“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頹喪之語。
而毛主席,同樣是國家危難之時,同樣是寫到建功立業的王侯將相,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意境。
一首《沁園春·雪》,遍數古代帝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都是英雄人物,他們的功業令人望其項背。然而毛主席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對他們極盡歌頌,而是回歸當下,高呼“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般人詠史懷古,總是懷古傷今,而毛主席則恰恰相反。
風華正茂、少年意氣,不就是應該這樣嗎,敢想敢做。
惟思將來也,故生希望心
《沁園春·長沙》寫于1925年秋,《沁園春·雪》寫于1936年,兩首詞相隔十年時間。雖然相隔十年,其中的思想卻沒有很大的改變,可見毛主席初心不改、意志堅定。
雖然革命的道路難免荊棘,波折不斷,但是毛主席心中有希望,所以從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