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了父母怎么辦(叛逆期的孩子抑郁了怎么辦)
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最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心理建設等,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系我們。
來訪者:我有個同事,今年22歲,前兩年受到一些網絡暴力。最近看他有一些抑郁傾向,有時露出輕生厭世的想法,但我們不懂這個事。王教授推薦你,看你有沒什么好辦法。
咨詢師:謝謝河北大學王教授對我的信任。
有抑郁不一定就有抑郁癥。抑郁和抑郁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要把情況弄清楚,才能做些相應的建議。
要么請他本人找我,要么叫他的家長找我,如果作為同事,你幫他咨詢,恐怕沒有什么效果。
來訪者:行啊,我到時間跟他父親先溝通一下,因為這孩子現在有點兒偏執。另外我想問一下袁老師,如果到醫院吃藥治療的話,會不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一些副作用,或者產生一些不可逆轉的東西?
咨詢師:如果抑郁情緒到了想自殺,最好讓他去醫院找醫生吃點藥。
但抑郁癥的治療要三步走:一是藥物治療,二是心理治療,三是社會支持。作為同事,你們對他的關心屬于社會支持。社會支持相對容易做到,藥物也可以做到,最難的就是有效的心理干預。
抗抑郁的藥物,只是穩定求醫者的情緒。我之前出版一本書《情緒心理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年),就是專門研究人的抑郁和焦慮情緒的。
藥物可以快速地控制人的情緒,但藥物沒有治療作用。
許多精神病學界的所謂專業人士,說藥物有治療作用,這是不實的宣傳。
認為精神藥物可以治好精神病,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妥。就像安眠藥,雖然可以讓失眠的人睡個覺,但沒有治療意義。因為離開了安眠藥,照樣又會失眠。
如何去理解“治療”呢?不管哪種治療,無論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治療,一定要朝著治好的方向良性發展。但是藥物治療精神問題就沒有這種效果。
相反,藥物治療越久,病越嚴重,只不過病情被藥物暫時壓制罷了。
就跟一個人怕冷,如果天天讓他待在空調房,或者讓他抱著取暖器生活,雖然他暫時不覺得冷,但取暖器用多了,或者空調暖氣用多了,并不能增強他的抗寒能力,反而會削弱它的抗寒能力。
所以,一個精神病人,在精神病院待了一段時間后出來,雖然和正常人無二,但只要問他有沒有帶藥出院,你就知道了啥結果。
靠藥物維持神志正常,靠取暖器安全過冬,這應該不算健康的人吧。
眾所周知,躲在空調房里,不僅不能增強人的抗寒能力,反而會降低抗寒或免疫能力。
同樣靠藥物維持人的情緒穩定,久而久之會降低人的免疫能力。
既然如此,所謂藥物治療,也就沒有實際治療的意義。
不管得了抑郁癥,焦慮癥,恐怖癥,強迫癥,還是口吃病,任何藥物都不能治好心理疾病,更不能治愈精神病。因為心病一定要心藥醫,解鈴還需系鈴人。
一定要找到問題的癥結和關鍵所在,再對癥治療。攻心為上,才是正確的方向。
攻心之策,并非藥物可以代替。但是不少抑郁癥人都拒絕接受治療,這說明患者已經悲觀厭世了,或者不相信心理醫生或咨詢師。
在這種情況下,建議通過藥物穩定、調動、活躍他的情緒,讓他暫時快樂起來。
但這不是治本,待其情緒穩定下來以后,一定要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不是一般的心理治療,一定要通過接地氣,符合中國人三觀的心理干預。因為我們的主流心理學都是照搬西方的,根本解決不了中國人的實際問題。這點務必請注意。
來訪者:我知道了,謝謝老師。我想問一下袁老師,如果服用這些藥物的話,對大腦神經,或者對他的身體有沒有嚴重副作用?
咨詢師:這要看醫生如何下藥。很多服藥的抑郁“患者”都已明顯發胖,這是藥物產生的結果。因為精神病性的藥物都有安定的成分,催人睡覺,也就是麻痹神經,讓人不要去想多亂七八糟的事情,這樣就不會想起那些痛苦的往事,自然就會快樂起來。
所以這種藥物會讓人的食欲大增,昏昏欲睡。不想事,能吃能睡,不胖才怪。
要說副作用,我只能告訴你:體重明顯增加。其他更深層的東西就不好說。
我認識一個女孩,本來是苗條型身材,服藥后,食欲大增,體重一下增加了幾十斤,原先曼妙的身材變形了。舊的問題還沒有走,新的問題——體型變胖,讓她感到焦慮和抑郁。
焦慮和抑郁了,醫生只能又讓她增加抗抑郁抗焦慮藥的劑量。每天不想事,就知道睡,雖然活著無憂,這恐怕不是好的結局。
任何藥物,肯定都有副作用或破壞作用,但不用又不行。尤其到了自殺傾向頻發的程度,一定要通過藥物控制。比起藥物的副作用,生命畢竟更重要!你說呢?
來訪者:是的,老師說得太對了。袁老師能不能給我這個同事進行一些心理輔導?像這樣的輔導,我們也不是很懂,費用大概需要多少?
咨詢師:如孩子躲在家里,咨詢師就不需要跟本人對話,只需跟家長對話即可。也就是說,對家庭成員心進行理治療。
事實上,如果孩子躺在家里,關鎖房門,心理干預反而更好辦,更容易成功。如果已經在上班,一定要他本人來接受心理指導。
至于收費問題,心理咨詢機構是要按照咨詢師的技能等級和能力來的收費,一般的咨詢費每小時500元左右,好點的800元,更好的1000元甚至幾千元以上不等,這個看你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得了抑郁癥的人,大都不相信心理老師,或者說不認為自己有心理問題。何況現在的心理老師確實參差不齊,良莠不分,90%以上拿證的咨詢師都沒有實戰能力,無法應對實際問題。
理論不等于實戰。大道理一籮筐,但不接地氣,不能解決人的實際問題。
來訪者:大概知道了。袁老師,我想問,可以通過遠程進行心理干預嗎?
另外我還想說明,他的自殺傾向不是很嚴重,只是有時候會突然爆發。也就是突然會感到心里難受,然后爆發了一下。說白了,還沒有到自殺的地步。平時他的工作也很積極,只是因為以前受到過網絡暴力,只要遇到某些情景,情緒就會突然急轉,歇斯底里。
咨詢師:抑郁情緒的心理干預,完全可以通過遠程進行,而且效果不會差。因為抑郁者的問題,很多都是涉及個人隱私,不好面對面,一般通過遠程干預,效果都比較好。
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抑郁者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但關在家里不出房,沒有到外面上班或學習,逃離的現實環境,這種情況,只需要進行家庭治療就可以。如果在外面打工,那就不需要對家庭進行治療,直接跟他本人一對一地進行心理干預就可以。
來訪者:明白了,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