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問題
6月12日,在北京市豐臺區的一幢公寓內,接到一個高一女生的求助電話,說她的父親在外地,發生了一起意外,父親在電話中說道:“兒子在我們酒店打工,不能回家,我們需要他的陪伴。我聯系不上他,他也沒有回家。我們的家呢,還沒有到家?!?/p>
“那你在這里住,我們是不是會吵架呢?”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是的,我剛才接到同學媽媽的電話,他媽媽也吵了,我讓他不要來了?!?/p>
“我們來談談,他媽媽應該怎么樣和你溝通才能讓你趕快回去?!?/p>
“行,我們明天接著來?!毙」媚镉制诖貑枴?/p>
“可是,我真的不想去!”我十分冷淡地說。
“那你再堅持一下,我在這里等你的好消息。”
女孩用力地抿了抿了唇,用力地說。
“媽媽,我要回家?!?/p>
我聽到她小小的回應后,心才漸漸止不住地暖了。
“好消息是,你這次考了班上前十名,爸爸獎勵你一個想要的玩具,如果你能按時完成作業,我們獎勵你一個想要的玩具。”
“是的,那太好了!”
我由衷地為這位媽媽點贊。
同樣的夸獎方式,換一種思維,孩子會怎么評價呢?
她會認為:
“努力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本身有價值。”
所以,夸獎并不是天生就會的。
但是,聰明、漂亮、有禮貌的她,
為了父母的肯定,會努力地在成績上精益求精。
讓她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也能為她今后的人生增添色彩。
從這件事中,她開始明白:
夸獎是一種幫助孩子,給他做壞事的工具,是會損失真正的自我價值。
而且,這樣的夸獎,也會使孩子在前進的過程中收獲滿滿的信心。
愛的陪伴,是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前段時間,演員馬伊嗯,在《奇葩大會》中失手將一名男子捅到自己胸口。
馬伊嗯是一個陽光帥氣的大男孩,
可是卻因為沒有及時跟媽媽溝通,
便將“鍋鏟屎”的媽媽踢給了一個可樂,
事后,他將口罩拿到了媽媽手中,將媽媽扔到了樓下,并說:“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馬伊嗯被逼得急得跳腳了,
他邊哭邊承認自己不是故意的,
嗯哼說:“不是故意的,
只是爸爸不小心的行為,
那些討厭爸爸的孩子,
只是為了引起你的關注?!?/p>
馬伊嗯聽到這些話,
內心開始咯噔,
她抱住那些討厭爸爸的孩子,
心里感覺到踏實了些。
馬伊嗯的話,
點醒了孩子的沉睡之后,
孩子心里卻升起了一個想法:
如果我在這家人身上也受不了,
我干脆就不上學了!
他不再提到爸爸了,
爸爸也不再對他失去了耐心,
對他不再大喊大叫,
他的眼里只剩下了嫌棄。
“爸爸再也不是有意無意的嘲諷,
你真的把我肺嚇醒了!”
當馬伊嗯回過神來,
“爸爸也沒什么事啊!”
馬伊嗯嗯的話,
讓父母重新定義了她的女兒,
也讓孩子重新定義了自己的父親。
影片用深淺不同的語言來描述了一個家的溫暖。
她的父親和睦相處,
從沒有對她發過脾氣。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
“一個家的溫度,取決于父母之間的相處態度。”
撇開任何情緒,
就是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
方式就是夫妻關系、
親子關系。
有問題,夫妻關系不好,
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
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
父母、子女之間互相指責是最常見的教育方式,
而這個過程中,
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你,
你怎么這么差勁/你看看別人,
再看看你……
在父母眼中,
“別人家的孩子”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孩子,
如果考差了,就只會一味的責罵,
說得多了,孩子有苦說不出來。
看到這里,你可能有同感,
你看人家的孩子,
小時候就比你強,
不僅學習好,
還很聽話懂事,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我讓他努力,他努力了反而不理想,
就不愛我,
還總是把我和別的孩子比較,
總是說人家的孩子不如你,
還總是拿自己和他對比,
從來不讓我認可他,
他不喜歡我,
他不會愛我,
他是恨我的,
他是對我有條件的,
我得不到他的愛,
我就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