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叛逆期
高二叛逆期,另一個名字,叫“十二三歲”。一般而言,15歲是孩子的青春期,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幾個心理特征,也許你會想到叛逆期,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的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左右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兩歲左右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英語中有個專門的詞——Terrible Two,中文叫做可怕的兩歲。
不管是喂飯、穿衣還是洗臉刷牙,孩子都鬼哭狼嚎,稍有不滿意就摔東西,撒潑打滾。幾乎所有的媽媽都能在孩子2、3歲時,感受到這樣的煩惱。
朋友小A的兒子就是這樣,他說他想要遙控小汽車,不給他買,他就大喊大叫,摔東西。無論怎么哄,他就是不吃飯。朋友非常生氣,她一巴掌就打在了孩子的臉上。
孩子看到自己的哭鬧,就把手機給了他,并且告訴了她正確的做法。
第二天,孩子還是哭著要玩小汽車,朋友蹲下來告訴他為什么要這樣。孩子因為沒有玩小汽車,開心就大哭起來,朋友剛要是這樣就打孩子一頓,孩子就開始大哭。
朋友的孩子今年也三歲多了,那天朋友買了一個小汽車給孩子,結果孩子把小汽車放到了玩具店里。可是等了一會朋友去給孩子們玩的時候,孩子開始大哭,朋友這才放下手中的玩具,去跟孩子說,不可以再玩了,孩子這才停止了哭。
朋友發現孩子把小汽車放到了玩具店里,一直不肯挪出來,問孩子為什么哭,孩子回答說:“我想玩小汽車。”
朋友蹲下來對孩子說:“寶寶,你是因為玩具被小朋友不小心推到了地上,心里有點疼,對不起,請你下次小心些,你可以讓媽媽抱你,不過你不要摔倒,因為這樣玩具會很好玩。”
聽了朋友的話,孩子立馬停止哭了。
孩子摔倒了還哭,怎么安慰鼓勵呢?家長要記住這兩點:
1. 孩子無論多大哭,不要去安慰孩子。
孩子摔倒了,害怕的時候,他會哭,這是正常現象。
可是家長非但不安慰他,還問他疼不疼,這個疼,那個疼,將來怎么辦。
小孩子當然還小,他有情緒,哭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家長覺得很丟人,然后就把孩子抱著哭了。
而孩子哭,是沒有理由的。
因為哭的時候,家長會讓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但是這種釋放情緒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丟人,是個沒用的人。
2. 家長該做什么,告訴孩子哭和不哭沒有關系
“孩子他爸打他,也打了,就是不哭。”
“孩子他媽媽哭,他也哭。”
家長說:“哭沒用,他要什么我就給他什么,為什么要哭,讓他怎么哭?”
孩子摔倒在地上哭,邊哭邊說:“我不要,我不喜歡。”
家長會讓孩子不要哭,孩子哭得更大聲。
有時候家長會用發脾氣、打滾、摔東西來懲罰孩子。
但是這種方式是完全錯誤的,孩子沒有哭的權利,家長只是說:“不行!”
久而久之,孩子因為不哭就什么都不哭了。
但是有時候孩子哭,是因為他遇到了困難,家長不是去幫他解決,而是單純的批評他的錯誤。
孩子本來身體不舒服,一哭,家長就立馬給他臉色看。
久而久之,他知道哭鬧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正家長也不會給他任何幫助,
他只能通過哭來讓家長妥協。
02、孩子不哭家長也不舒服?
這種情況下,家長給孩子的“替代方案”是一種很危險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后一生。
一旦孩子習慣了用哭來控制父母,那他就很難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去應對問題。
孩子哭泣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批評、制止他,而是要去接納他,擁抱他,等他情緒冷靜下來之后再和他講道理。
當然,家長也可以用寫情緒繪本故事的方式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戲。
這個游戲可以讓孩子通過角色扮演來學習和識別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03、孩子哭鬧打滾耍賴時,父母應該怎么辦?
1、學會共情
孩子發脾氣是處于情緒敏感期的表現,家長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去了解孩子的感受,認同孩子的情緒,并告訴他:
我知道你很難過,沒關系,媽媽陪你哭一會兒,你哭完了,媽媽再抱抱。
或者只是抱抱孩子,鼓勵孩子,抱抱孩子,安慰他。
也許你剛才的心情很糟糕,我們可以試著告訴孩子:
你很疼,需要媽媽抱抱。
這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被理解、被尊重,被共情,被支持,那么他的情緒就會很快平復下來,并且會很快安靜下來。
2、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除了通過觀察孩子的情緒外,我們還需要向孩子示范,怎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