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題目關于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角是太陽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
知識點
- 太陽直射點
太陽直射點,在地球23°26′N~23°26′S之間往復移動,移動的周期為一個回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移動的規律如下: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陽直射點由赤道開始,先向北移動到北回歸線,再向南回到赤道;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陽直射點由赤道開始,先向南移動到南回歸線,再向北回到赤道。
正午的太陽方位,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有關。太陽直射點位于觀察點以南,則正午太陽便位于觀察點的南方。

圖1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例題
下圖為某地住宅冬至、夏至正午日照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29、該地的緯度可能是( )
A. 30°S
B. 20°S
C. 20°N
D. 30°N
30、僅考慮地球運動,圖示窗戶、屋檐搭配對室內光熱的影響有( )
①有利于夏季遮陽、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夏至,正午室內的日照面積逐漸增大
③冬至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陽作用逐漸增強
④有利于減少室內能源消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C
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的緯度。①夏至,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冬至位于南回歸線;②從圖中可以看出,夏至、冬至的太陽直射點均在該地的南面(即該地位于夏至、冬至的太陽直射點的北面),因此該地既位于北回線以北,也位于南回歸線以北,因此圖中的30°N符合條件。
(2)分析圖示建筑對室內光照、熱量的影響。①從圖中可以看出,冬季氣溫低,因此照進室內的光照更多,有利于采光和保暖,減少能源消耗;②夏季氣溫高,因此屋檐發揮了這樣作用,使得室內降溫;③從冬至到夏至,照進室內的日照面積逐漸減小,屋檐的遮陽作用逐漸增強。因此綜合來看,題目中的①③④正確,因此選項C正確。
總結
- 正午太陽高度角
本節例題的難度適中,解題思路為:①根據圖中夏至、冬至太陽的位置(該地的南面),結合夏至、冬至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既可以判斷該地的緯度位置(北回歸線以北);②分析圖中冬至到夏至期間,室內光照面積的變化,進而分析該建筑對夏至、冬至光照、熱量的影響。
正午太陽高度角,指的是正午的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計算公式為:
α=90° – | β – γ |
其中α為正午太陽高度角,β為觀察者所處的緯度,γ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注意:|β-γ|表示的是觀察者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當位于不同半球時,用加法。例如|10°N-23°S|=10°+23°=33°。
根據上述計算公式,可得夏至、冬至的太陽高度角,有以下規律:
①夏至-冬至=46°52′: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
②0<夏至-冬至<46°52′:該地位于赤道~北回歸線之間;
③-46°52′<夏至-冬至<0:該地位于赤道~南回歸線之間;
④夏至-冬至=-46°52′:該地位于南回歸線以南。
圖2 太陽高度角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