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溝通方法(和孩子溝通技巧和方法)
一句話,也許會使一個稀松平常的場景變得令學生終身難忘。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一句話,也許會讓一些棘手的問題輕松地得到解決
語言具有力量。
而每個老師也都具備提升語言力的潛能。
我們與孩子溝通的語言可以被歸納為5種類型:
舉個例子
即使是“提醒學生打招呼”這樣一件小事,也可以從這5個不同的角度來切入:
表揚
你能主動打招呼了,有進步啊!
批評
今天還沒有做到主動打招呼的同學請站起來,不和對方打招呼很沒有禮貌。
提問
同學們回想一下今天有沒有好好與別人打招呼,用手指來跟著老師數一下。
鼓勵
我非常理解還做不到的同學,沒關系,慢慢來。
反向激勵
通常這個時候要說些什么吧?!
如果能夠熟練地使用以上5種類型的語言,師生溝通也可以得到優化。
每一種語言有怎樣的特點?有哪些應用方法呢?
一、表揚的語言
表揚具有極大的安撫作用。教師不一定僅僅表揚“優秀學生”“榜樣行為”,也可以利用表揚的安撫作用來與學生進行更多正向的、良性的互動。
任何一個學生身上都有值得被表揚的閃光點,及時發現這樣的閃光點,及時做出表揚可以賦予學生樂觀積極的力量。
值得借鑒的表揚的具體方法:
定義:教師向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
“老師認為……”這樣的“I信息”會比“你真棒”這樣的“YOU信息”更具真實性,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用語:
我這樣看……
和你說說老師的看法吧。
定義:表揚學生比以前做得更好了
每個學生都值得被表揚。通過前后對比的方法更容易發現學生的優點,也可以更恰當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表揚”。
用語:
上了一個臺階!
在不斷進步啊!
二、批評的語言
如何才能恰到好處地批評,往往讓教師們頭疼。太過嚴厲的批評可能有損師生間的信任關系,而蜻蜓點水般的批評又起不到作用。我們可以從掌握批評的基礎和要點開始逐漸提升自己對批評的掌控能力。
·具備批評的基礎:刻意練習,提升父性特征
交流分析理論主張人有3種自我形式:
父母型、成人型、兒童型
它們可以被進一步細分為以下5種性格特征
父性特征強的人在進行批評時更具優勢,自帶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父性特征呢?
我們可以刻意地練習以下內容:
掌握3個要點:從3個維度考量該如何批評
·批評的場景:解決學生間矛盾的小技巧
批評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就是解決學生間的矛盾。
學生間產生矛盾后,教師有時容易根據自己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而著重批評某一方。這種做法可能會有失公正而使學生產生心結。
可以試著應用下面的方法,更深入地了解情況、體會學生的心情,做出恰當的批評。
心理劇療法
這是以演劇的方式進行的一種心理療法。
在應用這種心理療法時,心理咨詢師不斷變換位置靠近各個當事人,從他們的立場出發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樣就可以與當事人產生心理上的共鳴,也可以使其安心。
教師可以將這個方法應用到學生矛盾的調解場景中。通過不斷變換位置,貼近每個學生的立場,更好地化解雙方矛盾。
事例:
男孩與女孩吵架,起因是男孩打了女孩。
教師應用心理劇療法解決問題。
1. 聽取女生的意見
女生:老師他打我。
師:你知道原因嗎?
女生:不知道。
師:我們去問問他。
2. 聽取男生的意見
師:聽說你剛才打了女生。
男生:因為在考試時我明明沒有看她的試卷,她卻說我是笨蛋。
3. 教師站在男生身邊
師:把剛剛和老師講的話再說一遍,告訴她原因。
男生:因為你說我是笨蛋。
師:被說成是笨蛋很生氣吧。
4. 教師站在女生身邊
師:但是她也很生氣,因為你什么都沒說就打了她。很痛吧?
女生:很痛。
5. 教師站在兩個人中間
師:女生錯在不應該用語言傷害男生。男生錯在沒有溝通而使用暴力。
以上,通過改變站立的位置,教師也更容易調整情緒、變換思維,表現出自己對雙方的關切。這樣可以更好地體會學生的想法,解決矛盾。在應用了心理劇療法后,教師做出的批評就會更符合事實,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值得借鑒的批評的具體方法:
定義:教師取消某些活動
不必特意地進行負面批評,取消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本身就會給學生的內心帶來觸動。如果學生能夠反省,則可以重新開展活動。
用語:
好,到此結束吧。
取消!以后再說吧。
定義:針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過度地矯正
不僅要求學生恢復到原有狀態,還要求其做到比原有狀態更好。
用語:
墻壁被弄臟了吧?把這一面墻弄干凈。
三、提問的語言
提問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自省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學生去完成某事而非強行地命令學生。
利用黃金圈理論進行提問,讓學生自主思考以下3個維度的問題,找到答案。這樣無論是教師或是學生都會對教育教學目標產生更好的理解,從而更具行動力。
·掌握黃金圈理論:從3個維度進行提問
·用提問應對棘手場景:如何應對說謊的學生?
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找出真相再進一步正向引導學生。
1. 把自己當作“火星人”:
對一切都感到不可思議,對任何小細節都做出提問
2. 不斷重復相同的問題:
從不同角度問出同一個問題,找到謊言的自相矛盾之處
3. 正向引導教育:
教師的職責并非揭穿學生的謊言,而是在了解到事實真相后積極引導學生認識錯誤
以下是一個應對學生說謊的對話事例:
值得借鑒的提問的具體方法:
定義:讓學生從選項中確定目標
給出2~4個選項作為解決問題的對策,讓學生從中選擇,確定目標。
用語:
A和B你選擇哪一個?
定義:讓學生的自我評價數值化、具體化
通過讓學生給自己的行為進行打分或進行類比,使他們對自己的狀態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用語:
滿分100分的話,你認為自己現在能得多少分?
四、鼓勵的語言
鼓勵可以發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更加自信、超越自我。說出一些有違事實的套話只會讓學生覺得敷衍,不僅不能很好地實現激勵效果,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鼓勵的要點是在表達對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表現關切、給出方向性指引。
·4個步驟:遞進地完成鼓勵
可以參考以下實例進行:
值得借鑒的鼓勵的具體方法:
定義:教給學生如何表達情感
有時學生會壓制自己的情感,覺得自己不能發脾氣、不能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解除這種對于內心的限制,促使他們敢于表達自己的情感。
用語:
可以喊出來。
生氣的話就發泄出來!
定義:把目光投向“目前具備的優勢”
使學生學會關注“目前具備的優勢”和“現在能夠做到的事”。
用語:
你好像沒注意到,你在……方面有才能。
五、反向激勵的語言
反向激勵是語言運用的高級階段,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天賦和演技。不失幽默的反向激勵可以迅速激發學生的熱情。
·反向激勵的3個要點:
值得借鑒的反向激勵的具體方法:
定義:教師裝作不知道學生所了解的或能夠做到的事
對于學生能夠做到的事,先裝作完全不了解的樣子。當學生做到后再通過驚訝的表現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用語:
我覺得你們應該沒聽過。
我覺得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先說明一下。
定義:在說教的中途停止
應用“蔡格尼克記憶現象”。讓學生因為在意未完成的事,從而自行反思。
用語:
通常,要做…… 算了,還是不說了。
通過系統性地拆解語言,教師可以對語言產生完全不同的新認知。更多的理論及方法可以參考《教師的語言力》這本書。
書中總結了老師們最關心的問題和典型的應用場景,歸納出50種語言應用的方法,幫助老師提升自己的實戰能力。
漫畫形式輕松好讀,是一本圖鑒式的語言應用指導。在書的附錄部分還總結了50種方法的表格,以便教師迅速查找方法并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