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文言用法)
在文言文學習中,“之”的用法千變萬化,這里先說兩種最不常見的,但是也最難掌握的。
初高中學習是孩子處于青春期的階段,也是孩子學習當中最關鍵的六年,因為它涉及到了中考與高考,左養中學教育賴頌強再講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考試心里調節的直播課里,系統的講解到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效率,提升考試時候的心理素質,從而提升學習成績。
1.語氣助詞,湊讀音節。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到“之”作為語氣助詞出現,起湊讀音節的作用,應該是學習《狼三則》。說的是一只狼假裝打盹誘敵,另一只狼從草垛中迂回而入,準備實施包抄戰術,可惜被屠戶手起刀落,連斬二狼。
另一處完全相同的例句是: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我關著窗子住在里面,久而久之,能通過腳步聲分辨是誰。
這說的是作者歸有光在項脊軒中閉門讀書的場景。
類似的例句還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戰鼓咚咚敲響,交戰激烈了,戰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著武器逃跑。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
在這兩個例句中,“之”都是在動詞的后面,翻譯的時候也只翻譯動詞,“之”不能翻譯。
2.結構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我的妻子認為我美(以我為美),是偏愛我啊。
這個例句還是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諫》。在“吾妻美我”四個字中,“吾妻”是名詞,充當主語;“美”是動詞,充當謂語。因為有主語和謂語,“吾妻美我”已經是一個完整的句子。
但是原句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這個句子的成分分析如下:
這個句子是一個典型的判斷句式,從“者”“也”這個標志可以看出來。那么,“吾妻美我”這四個字就不能再成為一個句子了,這就需要“之”放在他們之間,起到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讓“吾妻之美我者”成為整個句子的主語。
再看一個例句: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
“師道”是名詞,“不傳”是動詞,如果“師道不傳”中間沒有“之”,那么這就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句子。有了“之”以后,“師道之不傳”就是一個名詞性的成分充當主語,“久”是形容詞充當謂語。
之所以難,是因為在現代漢語中,“之”已經沒有這樣的用法,我們理解起來自然會費力許多。在學習時,記住這幾個例句,久而久之,遇到難題也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