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指南》(如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
臭媽媽,你給我滾!我不聽,媽媽在放屁!……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自從上了幼兒園之后,孩子的詞匯量逐漸增多,可沒等爸媽高興幾天,問題就出現了。有時候,家里來客人了,客人逗孩子幾句,孩子張口就開罵,弄得客人和大人都尷尬。
孩子總是時不時就冒出幾句臟話,特別是不按照他的想法來做的時候,這也使得很多家長十分苦惱。
孩子為什么總是說臟話?
其實對于孩子而言,他們沒有明確的是非觀念,根本不清楚那些臟話的寓意,他們只是覺得好玩,因為這樣可以引起周圍人對他們的注意。
另一方面,是從別人那里學來的,聽到了別人這么說,然后就記住了這個詞。比如結識新朋友、爸爸媽媽的言行里,上學或者小區里、電視節目里等,他的詞匯量慢慢擴大,然后在某些場景下,剛好習得了臟話系列的詞匯。
但是說臟話是一個很不好習慣,特別是對孩子來說。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呢?不妨試試幼兒園老師整理的這10個小方法,讓孩子改掉語言壞習慣。
1、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首先父母要杜絕臟話,文明用語。經常對孩子使用“謝謝”、“請”等禮貌用語,假如不慎當著孩子說出不雅的詞,事后要勇于認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這樣說是不對的,下次不會再犯。
2、正確的價值觀引導
讓孩子正確理解臟話的“意思”。為孩子做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讓他們有一個分辨是非的意識,臟話是在非常生氣,說得很壞的話,這話會傷害到他人,聽到的人會很難過傷心的,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話。
3、培養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
正確理解臟話的意思后,教會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寶貝如果別人也這樣說你,你是不是也會很難過?媽媽讓你滾,罵你是笨蛋,你心里難受嗎?所以當你這樣說別人的時候,別的小朋友也很難過的。”
4、減少與愛說臟話的孩子來往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在模仿和學習,孩子與他們長時間的相處會不自覺地受到這些壞的行為習慣的影響,模仿身邊人的言行舉止。
5、減少日常網絡影視的影響
現在網絡上有很多低俗的動畫片出現,如果不嚴格監督孩子,很容易被影響。所以家長要盡量減少孩子網絡影視時間,即使接觸,也要挑選有質量、高品質的動畫片,讓孩子學習正能量的一面。
6、多陪伴孩子
當孩子渴望得到父母關注而選擇說臟話時,父母察覺到這個原因后,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只有孩子內心感到富足和充盈,他們才不會用極端的方式尋求心理慰藉。
7、建立適當的獎罰機制
可以和孩子協商制定相應的獎懲規則,如果孩子不說臟話,則可以獲得相應獎勵,比如喜歡的玩具。若孩子說臟話,就扣掉分數,受到相應的懲罰,比如不能出去玩,減少游戲時間等。
8、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發泄情緒
如果孩子因情緒問題單純進行發泄,那就該和孩子來一次深入溝通,分析孩子為什么煩躁、孤獨的心理。摸清了問題的根源后,教孩子用更健康、綠色的方式去發泄自己的情緒,比如畫畫、跑步、大聲唱歌等。
9、冷處理法
有的孩子說臟話只是單純覺得有趣,很酷,能引起爸爸媽媽極大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大發雷霆,或表現出異常憤怒的樣子,不然他們會覺得這樣更好玩。你可以嘗試假裝沒聽見,或者很平淡,慢慢地,覺得沒趣自然就不說了。
10、多讀繪本
閱讀繪本圖書,一方面能增加孩子的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教會孩子生氣時,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不是只有說臟話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憤怒。繪本推薦,如《生氣湯》、《菲菲生氣了》、《請不要生氣》等繪本。
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同時也是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在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和熏陶,會對幼兒一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所以父母要做一個文明人,禮貌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