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犯錯的孩子家長大多數怎么做的?(孩子犯錯家長如何教育)
用思維工具,來衡量錯誤中所包含的成功和失敗的各種因素。不犯錯,可能是失敗,而犯錯有可能是成功。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心理學家馬努?卡普爾提出了有效失敗的新概念,他把成功分為有效成功和無效成功,失敗分為有效失敗和無效失敗。
有效成功就是真正有所收獲的成功,而無效成功就是對未來沒有起到任何推動意義的一種所謂的成功。
昨天我家來了一個小客人——表妹家的孩子,他在寫作業過程中遇到了不會的數學題,他沒有選擇問我,而是朝我借手機,我問他干啥,他說搜答案,其實這種搜答案完成的作業就是“無效作業”,而自己完成的可能會有錯誤,但因為他花了更多的時間思考,計算過程中也可能有錯誤,但這確是“有效錯誤”,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收獲了更多的思考,更加有利于未來的學習。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當家長的要怎么做?
當孩子犯錯時,先在大腦里盤算一下這個錯誤是有效失敗還是無效失敗,如果是有效失敗就和孩子展開討論,把他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說自己作對了什么,并明確表示認同,如果是“無效失敗”就推遲一點時間與孩子討論,讓自己沖動的情緒平復下來,在冷靜分析之后,再對孩子的錯誤或失敗做出具有指導意義的反饋。父母能夠容錯,孩子就能從錯誤中得益。
理性應對孩子犯錯,是家長面臨的最大的教養挑戰。推薦三個新思維:
1.聊錯誤。
和孩子聊一聊怎么看待所犯的錯誤?一起發現錯誤中的有效點在哪里?無效點在哪里?經常這樣做,孩子就不會害怕和家長談自己的錯誤,同時也能幫助父母越來越平和而理性的看待孩子的錯誤和失敗
2.做兩個思維導圖游戲
第一個思維導圖叫我改正不了第二個思維導圖叫我可以改正
第一個思維導圖可以讓孩子說出心里的顧慮和擔憂,第二個圖,預示著孩子可以跳出,重復犯錯的循環,離開不斷犯錯的思維環境,讓孩子說出自己想要做的努力和改變。
3.不讓孩子因為犯錯而感到羞愧和恐懼
通過前面的練習要讓孩子知道,不怕犯錯,就怕不知錯,不改錯。孩子對犯錯這件事的態度就會越來越正向,也會越來越有能力預知錯誤會帶來的不良結果,從而盡早糾正自己的行為。
容錯機制
一個學校和家庭是否存在良好的容錯機制,對孩子的性格養成非常重要,因為當一個孩子害怕犯錯時,他就會放慢嘗試新事物的速度,大腦接受外界新事物的刺激也會越來越少。將來就會沒有勇氣接受挑戰,就會缺乏競爭力。
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1.保持語氣平和和情緒穩定。
2.與孩子討論問題時,不用挖苦的語言。
3.只要不是影響孩子人生或損害孩子健康的錯誤,都可以放手讓他去試錯。
我們當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對自己的錯誤有所擔當,而以上的做法,就是在培養對犯錯的正向態度和認真負責的好品格,所以我們一起修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