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興趣愛好 培養(yǎng)了孩子良好的 毅力 自信(孩子不自信學什么特長)
朋友的孩子,讀小學三年級。不愛學習,尤其數(shù)學,成績一直在班里墊底。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jīng)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請了家教,孩子不學。
把孩子送到補習班,還是不學,直接往外跑。
爸爸多方咨詢,跟懂教育的人溝通,最后,決定發(fā)展孩子的兩項特長,音樂,和美術。
理由一點都不干巴,也很實際,孩子總得有事干吧。
孩子的音樂之路走得很順暢,每天學習,然后考級。
最令爸爸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孩子的學科學習竟然上了一個臺階,學得有模有樣了,不用父母催,就能很好地完成作業(yè)。
假以時日,說不定還能做個學霸呢。
有特長的孩子有自信
“我的特長是跳舞,每當舞曲一放出,我就好像沉醉在音樂中,也好像變成了小天使,自由自在地飛翔在美麗的空中!
舞蹈有多么的美妙??!小朋友,你們不妨試試去學學舞蹈,你們一定會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開心!但是,學習舞蹈,需要堅持訓練?。?/p>
想想開始學習舞蹈時候的辛苦,壓腳、劈叉、前橋、空中停留……每一個動作我都是練習了上千遍才做得夠標準了。在學舞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有付出才有收獲!”
這是一篇三年級小學生寫的作文,從這篇文章里可以看到學習特長對孩子心靈的滋潤和心智的成長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
那么,父母何不利用特長來幫助孩子度過三年級這個學習的關鍵期呢?
孩子獨有的強項,能增強孩子的自信
一提特長,就會想到,那是孩子的強項,是別人沒有的或者不能做到的,可以成為孩子未來發(fā)展的閃光點,那將是孩子未來的“賣點”。
這一點兒都沒有錯,其實,特長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增強孩子的自信。
洪山區(qū)藝術小人才比賽在華師附小拉開帷幕,900余名通過額外篩選的中小學生參加了舞蹈、聲樂、器樂等項目的角逐。
洪山區(qū)教育局副局長李運祥說,前一年該區(qū)曾在學校進行大規(guī)模抽樣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有特長的學生的自信心普遍較強,且行為舉止更為優(yōu)雅大方。這一年,該區(qū)因此而提倡小學生人均學一門特長。
家長們也認為,讓孩子學特長不是為了讓孩子走升學的捷徑,他們更希望孩子通過學特長取得進步,比如讓孩子變得主動自覺,能自己制訂目標、有所追求等。
那么,特長為什么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呢?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評價的過程。當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優(yōu)勢被培養(yǎng)成特長時,他就會產生“我能行”的自我認識,特別是當技能上的提升被父母肯定的時候,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增強了。這種在特長學習中建立起來的自信遷延到課本知識的學習上后,孩子在學習上的積極性也就被調動起來了。
一提起特長,很多家長自然而然地就會想起音樂、舞蹈、科技、樂器等,其實,只要是孩子擅長的、愿意去學習的、能夠做得特別好的,都是特長。
為此,我不得不提起一個故事,那是在美國耶魯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校長按照慣例,根據(jù)新生檔案表上新生填寫的特長,向全體師生特別推薦一位新生。這一年,校長推薦的人與眾不同,他不是彈吉他的,也不是作曲的,更不是有多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而是一位“擅長做蘋果餅”的同學。同學們心里有點兒不服氣,校長說,當所有人的特長幾乎都是運動、音樂、繪畫的時候,那么唯一的那個“擅長做蘋果餅”的人,才是真正有特長的人啊!
讀到這里,父母就無需為孩子沒有音樂天賦、沒有好身材、沒有繪畫天賦而苦惱了,因為只要肯于讓孩子去做,孩子至少能做“蘋果餅”吧!
給孩子發(fā)展特長的機會
對于三年級的孩子,可以發(fā)展的特長很多,而要選擇哪項來發(fā)展,需要家長費一番心思去尋找,還要看孩子的興趣。
1.先要看看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
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的心理發(fā)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將人的智能分為8個方面,即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shù)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內省智能、人際智能和自然探索智能,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yōu)勢組合。而且孩子的優(yōu)勢,父母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從孩子的日常行為中發(fā)現(xiàn),這個時候,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稍加挖掘,優(yōu)勢就會更明朗了,然后給以專業(yè)化的培養(yǎng),孩子就有了特長。
2.不要瞧不起不起眼的“小制作”
小制作的內容很豐富,什么剪紙、貼圖、串珠、編花籃、車模等,只要孩子喜歡,并用心去學,對孩子的心智發(fā)展都是很有好處的,孩子的協(xié)調能力、動手能力、思考能力都能大大提升。就拿串珠這件事來講,五顏六色的珠子本來就對孩子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再加上要穿蘋果、穿杯墊、穿錢夾、穿手鏈、穿小狗、穿筆筒、穿紙巾盒等這樣的生動有趣的物品的誘惑,孩子的積極性就更高漲了。當孩子完成時,他們會產生自信,如果再被父母夸獎幾句,就可能更喜歡穿珠了。
等孩子穿熟練了,每逢節(jié)假日,家長就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作品去孝敬長輩、饋贈好朋友,那樣的話孩子的成就感就更強了,穿珠的積極性就更高了。當然,其他的小制作,也可以發(fā)揮這樣的作用,也能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3.孩子可以學習的特長有很多
孩子可以學習的特長有很多,比如,制作車模、唱歌、跳舞、演奏樂器、編織、繪畫、雕塑,等等。不管孩子學習哪一項,只要孩子喜歡,堅持學下去,就會有很大的收獲。
樂器也是特長學習中一項很好的選擇,只要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家長就可以帶孩子選擇一項樂器來堅持學習。學習樂器一般都會有演出,演出的過程鍛煉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同時也讓孩子有了被認可的滿足感,還會點燃孩子的激情和夢想。一個在參加了六一兒童節(jié)表演后的孩子說:“六一的時候,媽媽看完我的演出特別開心,她夸我唱得好,吉他彈得也好!我長大了要考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