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休謨曾說:習慣是人生的最佳指導。
我們從小一直被教育: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善用習慣的力量可以影響我們的人生并取得成功。
但是,從未有人告訴我們怎么才能養成一個好習慣?
養成習慣這件事,有些習慣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但有些我們瞅準了對人生進步有好處的習慣,卻需要精心培養才能形成。
比如說每天跑步運動這個習慣,多少人立了Flag又夭折的。
那么如何才能通過可循的規律去培養我們的習慣呢?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得出:我們通過理解習慣在大腦養成的規律及三個要素,可以有效地掌控習慣的力量。
1
了解好習慣養成的科學規律
20世紀初,人類并沒有養成刷牙的習慣。在當時的美國,生產牙膏的企業為此費了很大的勁,但是并沒有效果。在美國家庭,只有7%的人家里有牙膏,并且多久刷一次還不確定。
但是現在全球幾十億人都有了刷牙的習慣,為什么?
現在我們天天習慣性地刷牙,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出現了刷牙習慣養成的轉折點?
接下來為你揭秘。在揭秘之前,先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前面也提到,習慣的養成有律可循。為了搞清楚這一點,科學家通過一只老鼠進行試驗。
在這個實驗中,專門為老鼠設計了一個復雜的迷宮,并在迷宮的另一頭放了一塊巧克力。并借此機會觀察老鼠的大腦活動。
迷宮的初始大門打開的時候,老鼠的大腦中有一個叫做“新皮質”的神經部位跳動了一下。
隨著迷宮內巧克力的味道彌漫,老鼠大腦的新皮質也思考著:接下來怎么走?巧克力味道在哪里?變淡了還是變濃了?
概括起來,新皮質主要做兩件事情:一個是收集信息,一個是分析決策。
最后老鼠終于走到了盡頭并吃到了巧克力,新皮質很活躍很開心。
就這樣科學家們對老鼠進行了上百次反復試驗。這個過程中沒有變量,唯一的變量是老鼠的大腦本身。
經過反復的階段之后,老鼠的新皮質減少了收集信息和分析決策的活動,開始變得越來越不活躍,并幾乎消失。
但是,老鼠可以非常熟練的幾乎可以小跑式地找到巧克力,就猶如我們長時間打鍵盤,不需要任何的猶豫和思考了。
這個過程就是簡單來說,就是新皮質把新接觸的事物給摸熟了就交接給另一個大腦部位“基底核”來接管。
基底核習慣于打理成熟的事務性工作,并降低能量消耗。這樣習得性習慣就變得非常輕松了。
想要把一個習慣移交給基底核,新皮質需要讓基底核徹底明白到底怎么使用這個習慣才行。就比如我們把項目交付給客戶,需要明確配套的產品說明才行。
這套“產品說明”就是前面所指的:習慣三要素。
1)第一個要素:線索
就像上面老鼠實驗一樣,巧克力的味道就是線索。
2)第二個要素:行為
老鼠不斷地探索,研究路線并習慣性記憶即是行為
3)第三個要素:獎勵
走出迷宮之后就可以吃到巧克力就是獎勵
這樣長期下來,大腦的新皮質就摸清了事物,并把這套三要素打包給基底核,基底核只需要記住怎樣做就能得到獎勵,這樣習慣就慢慢形成了。
了解到了習慣養成的大腦規律及三要素,我們再回到一開始刷牙習慣養成的問題是怎么解決的呢?
當時一家叫做“白速得”的牙膏品牌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打出來的廣告和別人不一樣,別人只談可以預防牙齒疼但這個是一件長期的過程,而白速得聊的是牙齒的美白。
為什么你的牙齒看起來不夠白呢?因為上面裹著一層牙垢膜,我們的牙膏可以消滅牙垢膜這樣你就可以有一口漂亮的大白牙。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樣就引起了廣大愛美人士的注意。
普及牙垢膜的概念,實際上就是提供了刷牙的線索及獎賞。
牙齒不潔白是因為有牙垢膜,這是線索;
用白速得刷牙之后牙齒變白變漂亮,這是獎勵;
但是后來白速得覺得這個獎勵還是太單薄。于是他們就搞出來第二招,在自己的產品中加入了薄荷油,薄荷油本身對牙齒無任何作用,但是在刷完牙之后可以讓嘴里有涼爽的快感。
給人一種我的牙齒及口腔刷得很干凈的心理暗示。現在薄荷味幾乎成為所有口腔產品的標配。
就這樣,刷牙開始成為一種風氣和時尚,在僅僅10年不到的時間,美國的刷牙習慣率從7%躍升為65%,后來又蔓延到全世界,現今幾十億人每天早晚都會習慣性地刷牙。
雖然這是一個牙膏的例子,但是這個牙膏的營銷概念正好符合習慣養成的三要素設計,使得刷牙成為全世界普及的習慣。
2
利用三要素設計養成好習慣
了解了習慣養成可尋的規律之后,我們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養成好習慣到底怎么設計?
比如白速得刷牙的例子,第二個要素行為本身好解決。需要解決的是怎么為這個行為找到線索和獎賞。
線索從哪兒找?
我們日常生活中,線索基本有以下五種:時間、地點、情緒狀態、其他人和之前發生了什么。
1)習慣、地點好理解:比如說每天早晨起來做什么、睡前做什么。
2)情緒狀態:比如說無聊的時候做什么、壓力大的時候做什么。
3)其他人:其他人我們用牙膏的例子,現在小孩基本都有刷牙的習慣為什么?因為其他人,也就是大家都在刷。
4)之前發生了什么:就是剛剛發生了什么事,經常能提醒你該干點什么了。
很多人有這樣的體驗,那就是上下班通勤路上學點什么東西的習慣是比較容易養成的。
平時有大把富余的時間沉不下心來、學不進去,一到路上,很容易進入狀態。
為什么呢?
因為我們剛才說的五種線索在這兒集齊了。
你看,時間、地點以及在路上的那個情緒狀態,基本沒什么太大變化。
第四種,其他人,身邊都是路人甲路人乙,不需要任何寒暄,也不會有人跳出來非得跟你商量點什么事。
第五種,剛剛發生的事情,要么是點火開車,要么是排隊上車。
你看,身在此情此景,五種線索幫助你自然而然地打開學習類的APP、打開訂閱號,找到一段你想要的內容閱讀或學習。
這就是最豐富、最立體的線索帶給我們的幫助。
3
學會利用三要素設計養成好習慣,越早學會越賺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習慣性行為占衛生行為的88%、工作行為的55%、體育鍛煉的44%,在我們休息放松的過程中,也占48%。
換句話說,習慣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
在一項科學調查里,75%的成功人士每星期至少有4天會花20~30分鐘做有氧運動、跑步、騎行、游泳等這些好習慣。
習慣就是運氣的母親。一個好的習慣,能給人帶來好運氣。不要羨慕那些說自己運氣很好的人,其它很有可能是他們有我們沒有的好習慣。
學會了養成好習慣的三要素,行動才是成功的唯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