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的不良行為(糾正孩子38種不良行為)
1: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怎么辦?
4個引導方法
孩子行為習慣,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影響極為重要,特別是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父母的身教為榜樣,家長你做到了多少正向榜樣。?
1:和孩子一起參加運動
孩子遇到困難就退縮,其實就是不會堅持,父母不妨與孩子一起運動,培養孩子的信念,比如,孩子感覺到累想放棄的時候,父母及時給與鼓勵,培孩子一起堅持,讓孩子在運動中學會堅持,了解堅持的意義。
2:設置一個容易完成的目標
孩子總是做事失敗,就會產生畏難心理,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建立信心,當孩子完成后,父母要馬上及時肯定他。
3:剖析困難,教會方法
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在大人眼里的小困難,在孩子眼里可能就是大事,孩子學會正確方法后,就可以自己戰勝困難,父母最重要就是幫助孩子分析困難,找到解決的方法,比如孩子不會游泳,而且害怕下水,父母可以先讓孩子適應水,在學會水中呼吸的技巧,最后練習游泳技巧。
4:學會獎勵成長
父母要學會發現孩子的成長,并及時給予肯定和獎勵,而不是只夸孩子好成績,比如:孩子一開始不愿意做某些事,在父母的鼓勵下他愿意去做,這就是突破,父母要對此表示肯定和贊揚,而不是等孩子取得了成績,在進行夸獎。

遇到困難的思維導圖
2:孩子膽小內向怎么辦?
4個引導方法
1:允許孩子害怕
有時候,父母不了解孩子恐懼的背后的語言,所以當孩子只是把怕說出口的時候,父母就大聲制止,有什么好怕的,你看膽小鬼,父母不許孩子害怕,會讓孩子覺得怕很嚴重,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我們父母應該允許孩子害怕,比如晚上孩子看到黑影感到恐懼時,父母可以說 ,孩子別怕,和媽媽一起沖過去,然后對孩子解釋影子產生的自然現象,其實并不可怕。
2:父母及時給予幫助
當孩子說出自己害怕那一刻,就是告訴孩子不要害怕的最高時機,比如:孩子突然從浴室跑出來和你說害怕洗澡,這是父母最好去浴室觀察一下,是不是水太熱了,如果是可以把水溫調好,并告訴孩子沒什么好怕的,只是水太熱了,涼一下就好。
3:向孩子尋求幫助
父母可以在生活中設定一些難題,求助孩子幫自己解決這個難題,在孩子解決的過程中,父母可以給予必要的引導,當孩子單獨解決了之后,父母要適當給予肯定和表楊,這樣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4: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孩子事事靠著父母,那么孩子永遠長不大,而且在獨自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往往表現的不知所措,不僅缺乏獨立意識,還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解決困難,父母語言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讓他學會自己拿注意,甚至可以讓他參與到大人的事情中。

孩子膽小內向思維導圖
3:孩子霸道的怎么辦
5個引導方法
1:不要強迫
當孩子不想分享時,父母不要強迫他,比如在外面玩時,父母會讓孩子和周圍的小朋友分享零食,玩具,孩子如果不愿意,就會強行從孩子手中奪過來,這種行為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還會讓孩子更加抗拒與他人分享。
2:讓孩子體驗自私的后果
平時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戲,比如 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孩子愛吃的零食,并且告訴孩子這是自己的,父母扮演“自私的人”,拒絕和孩子分享這些零食,讓孩子體驗一下私自的后果,并告訴他自己的危害,促使他改變這個行為。
3:將分享轉化為有趣的游戲
想要孩子懂得和別人分享,與其每天不停的和他強調分享的好處,不如這樣說“你吃了糖會高興,那么爸爸不高興的時候該怎么辦呢”或者“一根香蕉想分兩段,怎么辦?媽媽把它掰兩段,爸爸一段,你一段,是不是就有兩段了?”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樂趣,也會慢慢的讓孩子理解分享的意義。
4:及時表揚肯定
孩子與他人分享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加深孩子的印象,這樣他會更加喜歡分享。
5:為孩子布置合適的任務
父母不能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這樣會讓她變的越來越自私,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布置一些適合的任務,比如:幫爸爸媽媽盛飯,拿鞋子,丟垃圾等,孩子幫忙后父母可以給一定的獎勵,鼓勵他的積極性。

孩子霸道的思維導圖
4:孩子三分熱度怎么辦
心理學家認為“三分熱度”是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很多事情產生興趣,但遇到挫折阻礙,興趣就大幅下降,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蛋殼效應”看到什么想學什么,但是很難堅持下來。
人的驅動力可以以分為三種,一是生物性驅動力,二是外部驅動力,三是內外驅動力,與外部驅動力相比,內部驅動力更加穩定,所以父母可以從孩子的內驅動力出發,培養孩子做事的恒心。
4個引導方法
1:延遲滿足
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很多,今天想學畫畫明天可能就會想學輪滑,當孩子提出想學的意愿時,父母先不急這給他報興趣班,可以適當的延遲滿足,比如:孩子提出想學畫畫,父母可以讓孩子畫一周的動物,如果堅持下來并且興趣不減,再給他報也不晚。
2:制訂計劃
孩子在學習時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制訂一個可行的計劃,并讓孩子將計劃寫在紙上,嚴格按計劃執行,比如:孩子想學習打籃球,父母可以幫助他將他的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小小的可行的計劃,比如這周練習拍球,下周練習運球等,可以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成為,不斷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成為前進的驅動力。
3:制訂規則
制訂計劃的同時,父母也要制訂處罰規則,規則可以約束孩子的行為,比如:孩子決定學習畫畫,那么父母就要提前和孩子約定,除了生病或者特殊情況,不得隨意曠課,逃課,請假等。
4:幫助孩子消除反感
孩子剛開始學習某項技能時,會很有興趣,但是過段時間可能就會覺得枯燥,尤其是遇到困難,孩子很容易放棄,父母需要及時鼓勵孩子,幫助他消除反感,比如游泳,學習游泳是很累的過程,剛開始孩子因為新鮮對游泳產生興趣,過段時間因為太累想要放棄,父母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練習,可以向孩子請教游泳的知識,讓他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獲得成就感。
5: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要減少孩子看手機,電視的時間,當孩子習慣了聲電光影的刺激后,就難以靜下來學習,思考。

孩子三分熱度的思維導圖
5:孩子脾氣暴躁怎么辦
4個引導方法
1:學會等待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讓孩子的步伐慢下來,比如 孩子在吃東西,可以跟孩子說,寶貝慢點吃,等下還有,或者是別急,媽媽會等你,類似這樣的話都會讓孩子慢下來,也不會因為太急而出現一些過激的情緒反應。
2:延遲回應孩子的要求
當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后,父母不要急于答應,而是盡量拖延時間,讓孩子知道不能急于求成,同時父母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懂得要想收獲,自己必須付出努力才行,讓孩子學會等待,是鍛煉他的耐心的好辦法。
3:偶爾對孩子說 不
偶爾拒絕孩子也是必要的,但拒絕并不是完全打破孩子的愿望,而是用適合的條件換取,讓他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告訴他如果做到了,就可以答應他的要求,比如 父母請孩子拖拖地。
4:量身定制約束規則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合理的定制一些約束的規則,讓他學會克制,比如 早上要按時起床,不能挑食,玩具玩好要自己收拾等,用一些有利于孩子的條條框框來約束他,讓他慢慢地行成一種自我控制的習慣。

孩子脾氣暴躁的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