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理上講,父母愛自己的子女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對于家長們來說的確還有一個善于愛和不善于愛的問題。現在的家長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子女在未來生活的競爭中不能取得優勢,并長期為此事而感到焦慮和不安,而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
人們會發現多數家長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一個維度上,而忽略了很多更重要的方面。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注重培養子女哪幾個方面的品德和習慣?
一、立志
立志,關乎一個人一生的大目標和人生境界的高低。一個人只有從小立下大的人生志向,才能夠在其人生歷程中有足夠的動力長期地堅持自主前行。現實中的很多父母大都忽視了這個方面的問題,即使一些孩子有所涉及也只是在嘴上說一說而已,并沒有被認真地對待。
二、好學
好學,關乎一個人的認知(自然、社會和人)能力的高低,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能力和考試能力的高低。好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個人價值判斷力的系統提升、明辨是非能力的提升和獲得較強的專業技能等。這里的好學不僅是指學好學校所學的知識,而是更廣義的學,尤其指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考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等。
三、改過遷善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子女內省與改過的習慣,還要培養真誠、謙虛和善于向他人優點學習的習慣。
四、善于運用恕道
很多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但是能把這句話真正落實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卻很少。善用恕道即是懂得用同理心和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本文的要旨在于提醒家長們朋友們能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而要進一步從使孩子成人的角度看待培養子女的問題。文中所提到的內容不免掛一漏萬,只是希望能夠給家長朋友們提供一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