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說話孩子才會聽(如何讓孩子聽老師的話)
親子伴讀,玩游戲,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因為這是一件需要家長共同完成的事情,
這肯定是需要家長跟孩子坐在一起才能完成的。
有家長問我,
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需要坐在孩子身邊陪她寫嗎?
坐在孩子身邊陪伴孩子寫作業?
那么寫作業這件事情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嗎?
難道孩子自己沒有辦法完成嗎?
難道家長認為孩子自己沒有辦法完成嗎?
如果不是,為什么需要家長坐在孩子旁邊呢?
如果是,那么家長坐在孩子旁邊陪著她完成也并沒有什么問題。
怎么陪孩子學習才有效?從來沒有定論。
第一,符合需求
孩子讀幼兒園的時候,可能孩子會讓媽媽給自己讀繪本,
但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可能孩子會偏向于自己看繪本。
孩子讀一二年級的時候,可能孩子會讓家長給自己讀題目,
但到了更高年級的時候,可能孩子遇到難題就懂得自己來問家長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但絕對不是監視。
我們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
最希望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但是這是有分情況的。
不用動腦只要動手的作業要讓孩子自己做,
比如抄寫生字,抄寫課文等機械技能訓練的作業。
不理解的、沒接觸過的題目可能先告訴孩子怎么做,
先做一道給他看,向他示范一下,讓他學會了再做。
怎么陪?關鍵是要看孩子的需求。
第二,保持耐心
如果一道題目講了一遍不會,相信不少家長能夠耐著性子講;
如果一道題目講了10遍還不會,可能家長就會生氣了。
有家長說,自己已經對孩子很有耐心了,但是她就是不用心。
這也有可能是家長講解的方式孩子理解不了,
導致家長無論講解了多少次,孩子仍然無法學會。
這時候,不妨休息一下,聽聽孩子是怎么思考的,
讓孩子來給你講一講題目,說不定就能找到突破口了。
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耐心,
尤其是當孩子碰到不會的題目,家長一定要耐心地等著孩子思考,
讓他自己想一想該怎么做,而不是迫不及地把答案告訴孩子。
第三,做好時間規劃
半小時的作業要做三個小時,
一張練習卷要做整個晚上,
孩子做作業慢,
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
一會兒玩文具,一會兒發呆,
真正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只是一小部分的孩子,
大部分的孩子還是積懶成笨。
為了解決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問題,
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
1、放學回家立刻做作業,不空題;
2、保持作業連續三次100分,每次作業95分以上周末可以出去玩;
3、背誦默寫任務當天完成。
說句實在話,生活中有很多有拖延癥的人,
有拖延習慣的人動機水平也比較低,
佛系、躺平,啃老,
我相信家長都不希望孩子成為上面那樣的人,
至少不要成為啃老的人。
所以,當作業極其少的時候,
知識的學習仍舊不能落下。
怎么陪孩子學習才有效呢?
多陪比不陪有效,天天陪比偶爾陪有效,
羅馬不是一日就能建成的,
學霸不是一天就能培養起來的,
希望孩子們都能夠成長為有用的棟梁之才,
在此之前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和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