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介紹及就業方向(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形勢)
一、清風姐評價:(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1、2011年才開始招生的新專業,與國內的互聯網和新媒體的井噴式發展有直接關聯。
2、因是新專業,招收學校水平參差不齊,請考生優選通過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新聞傳播學”專業通過學科評級的學校,或該校雖未參與評級,但“新聞傳播學”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或全國一流專業、或省一流專業、或省特色專業、或學校近幾年重點打造的專業。
3、多數學校此專業不學高數,對數學不好的考生是個福音(詳細情況請查詢學校官網中專業的介紹)。
4、多數招文科考生,少數學校文理兼收,
5、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 更適合性格外向一些、喜歡和人打交道的孩子。
6、建議同等情況下,優選發達地區的學校。
7、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薪資待遇更傾向于個人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及企業的客觀因素。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對新媒體運營需求很大,薪資相對也不錯,有經驗的5K起步,經驗豐富的8K起步,1W+的是經驗豐富還有資源的,其他的二線城市一般都是2K-3.5K不等,城市之間的經濟狀況不一樣,差別還是挺大的。一般從事新媒體的人都會選擇在一線城市。(此段來自網友介紹)
二、專業介紹及學習課程: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基于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絡專業進一步發展。
培養目標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能掌握網絡與新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網絡與新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新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進取的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
培養要求
具有深厚的傳播學學科背景和的網絡與新媒體的知識結構;既懂得傳播規律,也懂得市場規律,在開闊的國際化視野中,形成對當今互聯網業和數字傳媒業運營的整體性、綜合性把握,將知識轉化為創意、策劃和執行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書面與口頭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在專業領域內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新與整合能力;掌握借助科技手段完成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具有在IT、傳媒領域和相關的文化傳播行業經營管理的能力;換言之,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在數字時代具有良好專業素養與較強綜合競爭力的傳媒人士、IT人士、職場人士以及商業人士。?
主干學科:
新媒體技術導論、新媒體概論、視聽語言、數字攝像、多媒體信息編輯、數字視頻編輯、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數字攝影、新媒體信息策劃、手機媒體研究、網絡傳播、大眾傳播、傳播心理學、新聞學概論、新聞采訪、新聞寫作、中外新聞史等。
三、就業方向: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網絡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報社、音像電子出版社、雜志社、新聞單位、教育推廣公司、教學軟件開發公司、學校(網校)、遠程教育機構、科研單位、各級企事業的信息化管理宣傳部門、咨詢策劃公司、展示展覽公司、文化傳播公司、各企業的市場部工作。
四、從事從事和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在互聯網、新能源、廣告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互聯網/電子商務
2、 新能源
3、廣告
4、教育/培訓/院校
5、公關/市場推廣/會展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新媒體運營、文案策劃、新媒體編輯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新媒體運營
2、新媒體運營專員
3、文案策劃
4、 新媒體編輯
5、網絡推廣專員
工作城市:
畢業后,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上海
2、北京
3、廣州
4、深圳
5、杭州
6、武漢
7、成都
8、廈門
六、就業現狀和就業前景: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畢業生社會需求大,就業面廣,可在各類門戶網站、傳媒商業網站、黨政部門網站、企事業網站等從事信息采集、撰寫、編輯等工作,也能從事與新媒體相關的網站策劃、網絡推廣以及網站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也可在廣播電臺、電視臺從事記者、編輯、以及各類節目的策劃、編導、節目制作等工作;還可以在平面媒體、網絡媒體行業從事商業開發、活動創意、媒體策劃等工作;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稿寫作、視頻節目策劃、編導、制作工作和整合營銷、媒體公關等工作。
七、教育部最新第四輪“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評估具體排名: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一級學科“新聞傳播學“下的二級學科,該學科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7 所,本次參評17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1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2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2 |
10033 |
中國傳媒大學 |
|
3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4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
5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6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
7 |
10486 |
武漢大學 |
|
8 |
10559 |
暨南大學 |
|
9 |
10001 |
北京大學 |
B+ |
10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
11 |
10280 |
上海大學 |
|
12 |
10284 |
南京大學 |
|
13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
14 |
10335 |
浙江大學 |
|
15 |
10384 |
廈門大學 |
|
16 |
10610 |
四川大學 |
|
17 |
10075 |
河北大學 |
B |
18 |
10357 |
安徽大學 |
|
19 |
10459 |
鄭州大學 |
|
20 |
10532 |
湖南大學 |
|
21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22 |
10558 |
中山大學 |
|
23 |
10590 |
深圳大學 |
|
24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
25 |
10271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B- |
26 |
10285 |
蘇州大學 |
|
27 |
10403 |
南昌大學 |
|
28 |
10422 |
山東大學 |
|
29 |
10475 |
河南大學 |
|
30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
31 |
10730 |
蘭州大學 |
|
32 |
90021 |
南京政治學院 |
|
33 |
10065 |
天津師范大學 |
C+ |
34 |
10140 |
遼寧大學 |
|
35 |
10611 |
重慶大學 |
|
36 |
10652 |
西南政法大學 |
|
37 |
10697 |
西北大學 |
|
38 |
10015 |
北京印刷學院 |
|
39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
40 |
10030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
41 |
10052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42 |
10053 |
中國政法大學 |
|
43 |
10183 |
吉林大學 |
|
44 |
10247 |
同濟大學 |
|
45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學 |
|
46 |
10560 |
汕頭大學 |
|
47 |
10593 |
廣西大學 |
|
48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
49 |
10011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50 |
10055 |
南開大學 |
|
51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
52 |
10370 |
安徽師范大學 |
|
53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
54 |
10635 |
西南大學 |
C- |
55 |
10673 |
云南大學 |
|
56 |
10755 |
新疆大學 |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參考網站:
1、百度百科;
2、大學生必備網;
3、教育部最新第四輪評估結果: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4、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