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努力都學不好怎么辦(努力了學不好怎么辦)

在悟空問答看到一個問題: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接到一個補習的女孩,小學四年級連一年級的字都不怎么認識,不是智商偏低的孩子,要怎么補習?
這個問題有差不多20個人回答,其中評論區留言最多的都是下面這種情況:
上三年級的侄子,十以內的加減法要用手指頭算半天,算對了寫的時候也是錯的。語文更不用說了,拼音全不會,就會背,打亂順序就不行了,聲母韻母合起來也不認識了。字典不會查,查到了也不會讀。背課文很厲害,一個字一個字分開就不認識。滿腦子的小聰明 ,就是不用心思在學習上,這種孩子好好教,學不了,打個半死還是學不會,就是不用心,就想著玩。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拼音不會、聲母韻母分不清讀不來、字不認識更記不住、閱讀理解能力太差,以及簡單的加減法運算也不會等等,有這些情況的孩子基本都可以判定為是有學習障礙的孩子。
本文的最后一個部分就是具體的做法,但之前,我們還是需要了解“學習障礙”和“閱讀障礙”,這樣,我們才知道癥結在哪里,也對這些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
01
什么是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最早是由美國的一位特殊教育專家科克在1962年提出的教育心理學概念,它是指一個孩子智力正常,但是在聽、說、讀、寫、算方面表現出很明顯的落后。
有一個正上四年級的男生。家長常對兒子說:“兒子,你什么都好,人也聰明,就是學習不好,要是學習再好點,那就完美了”。
因為這小男生不大認識字,拼音也不太會,老是分不清d和b,q和p,對詞語的意思更是無法理解,閱讀能力也是差得不能看,看書只挑有圖的書。
你讓他朗讀課文,他不是漏字就是添字,明明是用手指指著讀的,可他對有些字就像看不見似的直接略過,讀起來還特慢,瞌瞌巴巴的。數學的計算能力也不好。
無論是悟空問答中的孩子,還是這位小男生,他們之間都有很多的相同之處,而這些共同點就是學習障礙最明顯普遍的特征。
02
這些孩子為什么會有學習障礙?
這是由于人類在發展發育過程中大腦的差別和個體差異所引起的。
學習障礙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大腦中驅神經系統差異所導致,它跟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無關,也不與后天的經驗和教育相關。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三歲時還不會說話,在學校的時候因為識字困難,朗讀吃力 ,而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嘲笑,他一度被別人認為是“笨小孩”。后來,科學家們發現愛因斯坦小時的“笨”是屬于閱讀障礙的典型例子。
學習障礙具有內隱性,光從外表是難以看出的。因此可能會造成家長們在認識上的一些誤區,有的家長把孩子的這種學習情況看得過于嚴重,有的家長又把其不當做一回事,認為孩子大了就好了,這樣都不對。
有研究發現,學習障礙如果不解決,它很難自我恢復。
在學習障礙領域,有學習障礙和學習困難的人,男生比女生要多三倍。一般來說,二到四年級被發現得最多。在學齡前其實也有,只不過很多父母都未曾留意,不夠細心,沒有及時發現,亦或者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回事。
當孩子進入中高年級,尤其是三年級以后,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深度加強,孩子就出現了學習上的不適應,這時學習上的障礙才開始突顯出來。
學習障礙若不能及時地清除,它會導致孩子出現低自尊、厭學、網絡成癮和品行問題等等。
因此,趁早發現孩子的學習障礙,加以干預,及時地糾正,對于孩子至關重要。
那么,我們要如何幫助有學習障礙的孩子突破障礙,輕松學習呢?
關于學習障礙,這當中可分為閱讀障礙、書寫障礙和數學障礙,這里我們探討的主要是閱讀障礙,也就是孩子的識字難、拼音不會、朗讀時的加字減字,以及閱讀理解差等問題。
據研究,英語國家中有閱讀困難的兒童高達10%-30%,學漢語的兒童中有閱讀障礙的兒童在3%-5%左右。
02
閱讀障礙的矯正方法
有閱讀障礙的孩子,在兒童時期都可以進行科學的矯正。
一、制訂一個每天朗讀的計劃
若想解決孩子的閱讀障礙問題,讀、讀、再讀,朗讀是一個最好的方法。
朗讀的時間可以設置在起床后、臨睡前,也可以是做完家庭作業后,每天30分鐘左右,盡量保持定時定點定量。
在最開始的朗讀過程中,家長需要陪同孩子一起。
當孩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者讀錯字音的時候,家長也不要立馬指出,以免打斷孩子的朗讀。
孩子問你,你就說,孩子不問就讓他繼續往下讀。而家長要對孩子的朗讀做到心中有數,錯了多少?熟練度如何?待孩子朗讀完畢后,可以領著他把錯誤的字詞句子再讀一遍。
先讓孩子養成日日讀書,每天朗讀的習慣。久而久之,當習慣成自然,孩子的閱讀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二、家長陪孩子多玩一些有助于練習視覺記憶的游戲
孩子在朗讀課文時,經常會有漏字添字,難以看全整個句子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并不是視力問題,而是因為孩子的視知覺發展落后了。
心理學指出,視知覺是一種心理上的知覺落后,容易造成孩子在某個方面的視而不見。
為了改善視知覺的落后情況,我們可以從練習視覺記憶處上手。
所謂視覺記憶,就是一個人對所見事物的記憶。
當你帶著孩子去逛超市,買完東西走出超市時,你可以問孩子在超市的入口處都有什么,收銀臺在哪里 ,有幾個收銀員等等一些問題,孩子說入口處是一排洗護用品,那你就再考考他,都有哪些品牌,是大瓶裝的數量多還是小瓶裝的數量多,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練習對所見之物的印象。
當然,家長們還可以增加一些別的練習,比如帶孩子去游樂場、公園時都可以做,只要對孩子的視覺記憶有好處就行。
如此多多練習,孩子的視知覺可以得到鍛煉與強化,記憶力也會有所增強。
三、多聽有聲書和好故事
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應用市場里有很多的聽書和聽故事的軟件,家長們可以有選擇地下載一些孩子愛聽的故事app,讓孩子在睡前每天聽上一會。
聽得多了,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語感,還能積累寫作文的詞匯和素材,提高語文組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加強戶外體育運動,鍛煉孩子手眼協調能力
打球是鍛煉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一種很有用的方式,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都行。
但凡手眼協調能力不好的孩子,他在打球、接球、拍球方面會出現一些問題。
他很難接到別人發過來的球,感知不到球的落點,也不能準確地判斷出在何時接球才是好時機,而只是隨意地拍打。
雖然如此,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練習打球來改善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有資料顯示,英國一個四年級兒童,一年的閱讀量是150萬字,五年級的兒童閱讀量是200萬字。
那相比之下,咱們的孩子看電視、玩游戲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閱讀時間,這樣對孩子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家長們務必要重視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
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矯正閱讀困難,解決孩子的閱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