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表明,分之90以上的兒童習慣問題與爸爸教育缺失有關,在孩子的性格,習慣形成當中,爸爸的責任尤其重大,缺乏父愛教育是孩子發展不健全,生活不幸福的重要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
爸爸嚴重缺位,很容易助長孩子壞習慣的滋生。
前一陣子跟一位媽媽聊天。他說他孩子不聽話,總是跟她對著干。我問她,平時孩子誰帶的多?她說她家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她帶的。各種補習班,各種興趣班。我問他,孩子爸爸呢?她卻說這些我都可以做到的。不需要他爸爸帶。我聽完之后瞬間明白了 ,家庭教育中沒有爸爸的加入,孩子更容易性格偏激。這些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社交。
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亂發脾氣,磨蹭拖拉,膽小害怕,頂嘴,亂亂東西的壞習慣,孩子的爸爸難咎其責。
去調查發現,90%以上的爸爸認為自己的主要責任是掙錢養家,教育孩子主要是媽媽的責任,其實這個觀點極其錯誤。很多媽媽呢也誤以為這種行為是理所當然的。
很多媽媽都是沖動型的。很多家庭中的媽媽都是以責罵為教育導向。著急,讓他們產生脾氣。我有脾氣,發泄在孩子的身上。一個家庭,如果母性教育過多,孩子的教育就會失衡。
希望越來越多的家庭減少“喪偶式”育兒,拒絕做“隱形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