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是按分數還是名次更準確(高考志愿看名次還是分數)
一切來得這么慢
又這么快!
高考昨天放榜!
昨天高考成績公布后,馬上有人重溫那篇經典雞湯文《高考成績公布后,請不要打攪別人的幸福》。大意是:如果你身邊正好有高考家庭,默默關心就好。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隨意評判別人。
用大白話說,不要輕易問人家高考成績啦。
還有,不要抱怨孩子:你如果再考多點分,填報志愿就不會那么糾結。每個分數段的人都在糾結,當然,高分考生糾結的是要上清華還是北大。
更重要的是:高考真的不是句號,多年后你會發現,它只是又一個起點。
以下是高考成績公布后問得最多問題
什么叫“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線”?
先來看各批次錄取控制線
2021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各類錄取控制分數線
昨天很多人在問,什么叫做“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線”?
省招委會的文件是這樣寫: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分數線,是作為“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綜合評價試點、高校專項計劃等部分特殊類型招生錄取依據。
意思是:如果你報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或是高校專項計劃(給農村地區考生)等,那么,最低分要達到這個線。
因為“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線”和以前的本一線位次差不多,因此,也有人把它俗稱“本一線”。
同分怎么決出位次?
預計今天省教育考試院還會公布一分一排名。所謂“一分一段”,就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考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物理組和歷史組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對填報志愿有幫助。當然,現在信息太多了,其實更不好填報了。
高考成績公布時,每位考生都有一個排名,那么,問題來了,同分考生怎么決出位次?這也是昨天問得最多問題。
省教育考試院的錄取辦法指出,考生成績相同的:
先按享受同等條件優先錄取的條件排序,再依次按:
語文數學兩科成績之和
▼
語文或數學單科最高成績
▼
外語成績
▼
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成績
▼
再選科目單科最高成績
▼
再選科目單科次高成績
從高到低排序
不過,大家也不要把時間放在此,成績公布時,都已經公布位次。
參考往年數據看位次還是分數?
福建省網上志愿填報時間也出爐。
# 普通類 #
# 藝術類 #
# 體育類 #
看成績位次,尋找定位
昨天成績公布后,招辦老師收到的問題都是:我孩子**分,你說我可以上什么學校?或是,我孩子*分,想報考某某高校的某某專業,你說我能上嗎?
不能這樣欺負人哦!把這種題拋給別人。填報志愿,其實是千差萬別,取決于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個性,家庭經濟條件等等。更重要的是,高校的錄取線取決于今年計劃和多少人填報,在錄取前,是不知道錄取線,所以,一個勁地問人家:我能上某某學校的某某專業嗎?是極其不厚道的。
總的來說,不要隨便把孩子的未來交給一個陌生人,填報志愿,還是要先問孩子興趣愛好,他的擅長,例如,他是外向還是內向,他的自理能力等等。
但是,茫茫人海中,如何尋找學校?
考生填報志愿時,經常說,我今年分數多少,某校去年錄取線多少,我能上嗎?還有的人用今年分數與往年做加減。
招辦專家說,這都不是科學。
事實上,填報志愿的時候,無論是平行志愿還是梯度志愿,用來填志愿的主要參考依據是成績對應的位次(排位),而不是僅僅用這個分數與往年做加減法進行比較,要綜合的評判。
那么,怎么參考往年位次
用專業組“參照物”參考往年排位
今年志愿填報最大改變是:所有在閩招生的院校都要根據選考科目的要求,結合院校辦學的特色,對所有的招生專業進行分類組合,打包成為若干個院校專業組。一個院校專業組是一個志愿填報的單位。
按院校專業組進行投檔來填后,考生填志愿的時候要如何來參考往年的錄取排位?昨天,廣東省省考試院給出了兩點建議。
首先,要確定今年院校專業組的排位參照物。例如,假如某個院校專業組里面有10個專業,那就看去年這10個專業里最低分的專業排位,把它作為今年院校專業組的參照排位。
其次,熱門專業組位次“看高一點”,冷門專業組要“看低一點”。所謂的“熱門”,是往年專業組里面的專業在學校同科類中錄取排位比較靠前、分數比較高的這些。反之稱為“冷門”。當然,冷熱是相對的,這里主要指往年錄取的位次。
如果院校把這些“熱門”專業都放在同一組內,那么預計考生報考的熱度會更高,位次可能就會往上走了。同樣地,如果院校把去年的“冷門”專業放在一組,那么它可能就相對會“偏冷”。
也就是說,如果是熱門專業組,自己的位次要比往年位次高一些(高一些是位次低一些哦),反之,可以低一些。
來源: 廈門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