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能快樂地成長。孩子快樂成長的先決條件是心情要好,不能有太多的壓抑、憂慮、無聊感。
到底怎么做呢?
首先,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以好消息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正如“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樣孩子都能以好心情享受每一天。
有的家長一定會問,哪來那么多好消息?其實,好消息無處不在:天晴是好消息,因為陽光明媚;下雨是好消息,因為大地需要滋潤;刮風是好消息,因為風能讓柳樹發芽,小草長葉……一切的一切都是好消息,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
聰明的家長隨時向孩子傳遞“生活就是好消息”這一信息。用自己堅強、樂觀為孩子們擋住了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
培養孩子的快樂感覺,除了告訴孩子“好消息”,從外部給孩子快樂感;還要注意疏導孩子內心,即關注孩子的心情是不是“好心情!”
不少家長在認識上有誤區:以為孩子不會有什么心事,只要吃飽了,穿暖了,玩玩鬧鬧,哪有心情不好的時候?錯了,事實上,孩子是有心事的。
大量教育實踐證明,教育的成敗關鍵在于孩子的心情是否舒展。通過觀察,當孩子的心情舒展時,他就能快樂而輕松地飛;否則他只能痛苦而緩慢地爬!大多數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哪一天表揚了某個孩子,一整天,這個孩子的學習情緒都會很高漲,認真完成作業,積極回答問題,脫胎換骨一般。原因就是,那一天孩子的心靈是快樂的!
現在很多家長,下班回家一見孩子就問:作業做完了嗎?什么還沒做,那還不快去做!這么大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玩,玩!
好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種不含感情色彩的問訊,恰恰是在消解孩子的幸福感,讓孩子覺得家長并不關心自己,只關心成績。
因此,關注孩子心情,是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是孩子戰勝挫折的不二法寶。
因為關注孩子心情,孩子才會把你當作真正的朋友,愿意和你分享歡樂,讓你分擔他的憂愁。每個人都有一個看不見的天眼。家長就應該用自己的天眼來看孩子的無形生命。孩子的無形生命舒展了,他才能做人中人,不壓抑也不膨脹。
關注孩子的心情,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家長給孩子的愛才能永不衰竭,成為孩子奮發向上的精神支柱,成為孩子心靈的永久歸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