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書成為孩子早期的玩具。 孩子天生對玩具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所以在早期教育中家長要刻意把書和其它玩具一起融入的孩子的世界。讓孩子覺得書本身也是一種玩具,從而把對書的喜歡等同于玩具。這種培養適合一歲半之前的孩子。
2、把讀書當做一種對孩子獎勵。當孩子在生活中有良好的表現時,家長習慣給予語言上的表揚和鼓勵,當然這些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議把讓孩子讀書作為一種獎勵,比如告訴 如果孩子表現好可以獎勵一本書或者可以允許讀書半小時,通過這種訓練,可以強化孩子對書的擁有和對讀書的渴望。這種訓練適合一歲半到三歲之前的孩子。
3、讓孩子把書中學到的知識進行分享。每個人都喜歡得到認可和崇拜,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家長可以讓孩子把書中學到的知識與家人分享,并給予積極的鼓勵,讓孩子通過讀書獲得一種“成就感”。這種訓練適合三歲到六歲的孩子。
4、讓孩子生活在“書香門第”的環境中。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盡可能營造適合讀書的家庭氛圍,比如規定晚上九點到九點半是全家人一起讀書的時間,家庭成員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書進行閱讀,讓讀書和刷牙洗臉一樣融入到生活中。我從女兒一年開始堅持每周末半天時間帶她到圖書館看書,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高中。
5、讓孩子把讀書和學習寫作完美融合。讀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成長、為了看到收獲,所以家長要創作機會讓讀書的效果得到展示。為了支持女兒投稿“山西晚報”命題作文,我們家從女兒小學一年級征訂,直到高考結束。通過投稿多篇作品刊登,極大調動了女兒寫作的熱情,從而更加激發了讀書的熱情。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讀書自然而然成為女兒生活中的一種習慣。而通過這個習慣,帶給她的卻是知識和前途。希望我的教育經驗分享能對您的家庭教育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