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這幾年各行各業的競爭真的是越來越激烈了,很多人為了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能力,都開始了早起的計劃。
可結果呢?不是堅持不下來,就是精力透支,收獲甚微,人也更加焦慮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在《掌控24小時:讓你效率倍增的時間管理術》這本書中,作者慕言認為,很多人之所以很難養成早起的好習慣,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正確喚醒時間。

那怎樣才能正確喚醒時間呢?只需要通過以下這四步,你就可以輕松養成早起的好習慣。
第一步,分辨出自己屬于哪一類人
在書中,作者把參加早起訓練營的人,分成了四類人,這四類人分別是逃避一族、奮斗一族、理想一族和自律一族。
第一類人:逃避一族
逃避一族的人的特征,是他們想變得越來越好,但是在遇到問題時,卻會下意識地尋找讓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從而逃避問題,不敢去面對,于是越來越焦慮。
比如,很多人不愿意面對愛挑毛病的領導,不愿意面對不理解人的客戶,就會選擇逃避,能躲一時是一時,但是看到身邊的人變得越來越優秀,又會變得很焦慮。
第二類人:奮斗一族
這一類人表面上看著很勵志,陽光開朗,積極向上,但卻很難養成長期的習慣,因為他們的焦點往往只是放在了眼下和短期的任務上,所以容易被瑣事纏身,而且一旦任務完成,沒有新的挑戰,他們就容易感到迷茫,失去奮斗的激情。
第三類人:理想一族
這一類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愛幻想,但行動力不強,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去嘗試時,只要遇到一點小小的挫折,就會停下行動。
最后一類人是自律一族。
這一類人內心堅定,有著明確的奮斗目標,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時,他們不僅精力很充沛,還能做出持續的行動,他們的努力不是間歇性的,而是持久式精進的。
通過了解上面這四類人的特征,我們就可以確定自己屬于哪一個類型了。

第二步,找出對現狀的不滿
怎么找呢?方法很簡單:
1、寫下對自己現狀到底有哪些不滿;
2、不斷深挖這些不滿背后的真相;
3、對自己的這些不滿進行評分,看自己是不是迫切想要改變這種現狀。
10分為最高不滿級別,因為只有當你的不滿已經強烈到必須采取行動時,你才會去改變。

舉個例子,在工作中,你周圍的同事負面情緒比較多,每個人都擔心被辭退,或者發牢騷,或者抱怨。
你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很想做出改變,這就是一種對現狀的不滿。
在這種不滿的基礎上,如果你繼續深挖你的不滿,你會發現,其實你并不是對工作感到不滿,而是對自己感到不滿,因為你害怕自己會被辭退。
找到不滿的真相后,你就可以為你的不滿評分,如果這種不滿已經很強烈了,這種不滿就可以促使你下定決心做出行動,去改變自己的現狀,這時候,你想要去養成早起的習慣,就會容易多了。

第三步,寫下未來愿景
未來愿景,簡單來說,未來愿景就是你對未來的期許,比如,希望自己在半年之后,一年之后或者三年,五年之后變成什么樣子?做了哪些事?
在你寫出了未來愿景后,為了讓未來愿景變得更加明晰,你還可以使用SMART原則來讓它變成具體的,可衡量的,可以實現的,并且和其他目標有一定的關聯性,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目標。
舉個例子,你的未來愿景是半年內寫完一本書 ,根據SMART原則,首先,你要把你的未來愿景具體化,也就是要確定你一共要寫多少字,然后你還要讓它變成可衡量的,比如你打算寫20萬字,那么你需要把這個目標拆分到每一天,也就是每天1000字左右。
你還要確定這個未來愿景是不是可以實現的?比如你現在的寫作節奏是每天2000字,那么,1500字是可以實現的。
緊接著,你還要看你的未來愿景和其他目標有沒有什么關聯?比如你每天寫1500字,只需要花1到2個小時,那么它是不會耽誤到你做其他事情。
最后,你還要設置好時間節點,比如,按照每天1500字的節奏,你大概只需要130天就能完成20萬字,為了避免中間有突發情況,你可以給自己預留20天的時間也就是150天寫完。
當你把未來愿景按照SMART原則這樣列出來后,你的未來愿景就會變得更加明晰。
每天把你的未來愿景拿出來看一看,就會起到督促你早起的效果。

第四步,做出第一次行動,并記錄行動路徑
在做第一次行動的時候,我們要從微小的行動開始,也就是說,我們要確保自己邁出的第一步,不會給自己造成太大的壓力,或者給自己太高的期望。
舉個例子,你打算把起床時間從早上8點調整到早上6點,不要一上來就強迫自己早上6點一定要起來,這樣你很可能堅持不下去,你可以先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每天7:50起來,也就是提前10分鐘起來,把這個當成你的第一步,你就不容易放棄。
正如一句話: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很多事情,只有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才會有實現的可能性。
在做出第一次行動后,我們還需要持續行動,為了讓我們能夠堅持下去,我們可以試著記錄自己的行動路徑。
因為在記錄的過程當中,我們會發現自己今天和昨天做的都有哪些不一樣,就可以不斷糾正、檢視自己的行為,從而更輕松地養成早起的好習慣。

比如,你早上5點起床到8點吃早餐,你可以這樣做記錄:
我在早上5點起床,之后會做一些適量的運動,6點看書,寫作,8點準時和家人在一起用餐等等。
有時,可能會有其他事情穿插進來,那你可以針對每天的具體情況做一下調整。
另外,在記錄自己行動路徑的時候,你還可以給自己一個類似“接下來又是一個美好的一天”,這樣的暗示。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證預言”,它指的是人們會把自己的語言不經意間變成了現實,你有怎樣的預言,就會有怎樣的發展結果,給自己一個積極的語言上的暗示,就是你在為自己創造一個更好的開始。
就像作者所說:“任何習慣都是可塑的,你在不斷暗示和贊許的時候,就會依循習慣回路,形成一種新的行為,這個行為會在不斷重復的過程中被刻意訓練成我們真正想要塑造的習慣。”
在記錄自己的行動路徑的同時,學會給自己一個積極的暗示,就可以幫助我們養成早起的好習慣。
作者|小玲,一個愛讀書,愛寫作的寶媽,愿用文字與你相伴每一天
編輯|夢晴空微藍
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